第648章 晋臣受责,燕主逞威(2 / 5)
说:“陛下与胡人结盟,哪里比得上与晋朝结盟?胡人如同豺狼,消灭晋朝之后,陛下不得不向北面臣服于他们;如果和他们争夺天下,就会因强弱悬殊而无法对抗,面临危亡的局势。春秋时期虞国、虢国相互依存却最终被晋国灭亡的旧事,就是已经发生过这样的警示,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件事。”
大臣们听了,都一致认为龚壮说的话有理,跪地叩头、流泪劝谏。
汉主李寿见此情形,思考了之后,认为的确不妥当,这才放弃联合后赵的计划。士兵们都高呼万岁。
汉主李寿的旧将李闳,曾为东晋所俘,后来逃奔到后赵国去了。汉主李寿于是写了书信,让人把信送回去后赵国,向后赵君主石虎请求遣返李闳,但因书信中称石虎为“赵王石君”引发石虎不满,于是在朝堂上面把信的内容交给朝臣们讨论。
中书监王波说:“如今李闳以死自誓说:如果能归骨于蜀,当纠帅宗族,归顺大赵王道教化。如果他守信用,则不动一兵一卒,坐定梁州、益州;如果他不守信,也不过失去一个亡命之人,对赵国没有任何损失!我国的将士那么多,何必一定要留住此人?李寿既然僭称帝号,如果我们下诏书给他,他也一定给我们下一道诏书,不如还是以书信的形式给他回复。示彼大度,免有违言,这也未始非怀柔之计。”
这个时候,正好挹娄国献上梏木为箭杆、砮石为箭头的箭给后赵,中书监王波建议把挹娄国刚刚上贡的物品转赠给汉国,于是说:“让他们知道远方的国家都已经归服我赵国。”
赵主石虎听从,于是遣送李闳归国,并且送给他厚礼。
到了使臣返回赵国的时候,对报告赵主石虎说当时把他们人送过去给汉主李寿的时候,他们并未称谢,并且下令国中道:“羯使来庭,献楛矢。”
于是赵主石虎大怒,黜免了王波,令以白衣领职。既而凉州牧张骏,遣别驾马诜来到后赵,贡献方物,赵主石虎颇有喜色,可是等到看了所上的表文中写的那些言辞大多是冷漠孤傲,赵主石虎发怒,要把马诜斩杀。
这个时候,侍中石璞上前行礼,禀告赵主,说道:“如今国家应当最先除灭的,是晋。河西地处僻陋,不足介意。如果斩杀马诜,就必定要征伐张骏,那么兵力一分为二,建康就又能延长若干年的寿命,岂非失策?况且凉州一隅,就使胜彼,也不足为武,不胜反贻笑四邻,倒不如格外厚抚,使彼改图谢罪,彼若执迷不悟,到时前往讨伐未迟。”
石璞与王波却同是一流人物。赵主石虎于是礼待马诜,便即派遣使者送归。
忽而听闻燕兵有入侵消息,赵主石虎于是大加防备。建武六年(340年),九月,赵主石虎下令让司、冀、青、徐、幽、并、雍七州的民众五个男丁中选取三个,四个中选取两个,连同邺城旧有军队,足足五十万人,准备舟船一万艘,由黄河通往大海,运送谷物一千一百万斛到乐安城。把辽西、北平、渔阳的一万多户民众迁徙到兖州、豫州、雍州、洛州。从幽州以东到白狼,大举屯田。把百姓的马匹全部收缴上来,敢于私自藏匿马匹不交出的人处以腰斩之刑,共得马匹四万多匹。在宛阳举行盛大阅兵式,准备用来进攻前燕。
哪知燕王慕容皝已探悉得赵主石虎的计谋,于是秘密冷静地对各位将领说:“石虎自认为乐安诸城防守严密,城之南北必不设防,如果出其不意从小路出击,冀州北部土地可以全部攻占。才不致他轻觑哩。”
说着即整率各军,从蠮螉塞攻入赵境,连破各戍,长驱到达蓟城。
幽州刺史石光,拥兵数万,不敢出战,但闭城拒守。
燕兵转渡武遂津,驰诣高阳,沿途焚毁积聚,掠徙幽冀三万余户而还。
赵主石虎闻燕兵入境,急拟整军对敌,一时未及召齐,只好迁延数日。到了兵马会集,燕兵已饱载远扬,赵主石虎始知慕容皝有智略,倒也不敢轻自出兵了。
燕王慕容皝引兵归国,因前使刘翔等,尚留江东,未见北返,乃再贻晋中书监庾冰书,责他忘仇误国,大略说是:
君以椒房之亲,舅氏之昵,总据枢机,出纳王命,兼拥列将州司之位,昆弟网罗,显布畿甸,自秦汉以来,隆赫之极,岂有若此者乎?以吾观之,若功就事举,必享申伯之名,如或不立,不免梁窦之迹矣。每观史传,未尝不宠恣母族,使执权乱朝,先有殊世之勋,寻有负乘之累,所谓爱之适足以为害。吾尝忿历代之王,不尽防萌终宠之术,何不以一土之封,令藩国相承,如周之齐陈?如此则永保南面之尊,宁复有黜辱之忧乎?窦武何进,虚己好善,天下归心,虽为阉竖所危,天下嗟痛,犹有能履以不骄,图国亡身故也。方今天下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宁得安枕逍遥,雅谈卒岁?吾虽寡德,过蒙先帝列将之授,以数郡之人,尚欲并吞强虏,是以自顷及今,交锋接刃,一时务农,三时用武,而犹师徒不顿,仓有余粟,敌人日畏,我境日广。况乃王者之威,堂堂之势,岂可同年而语?若之何不自振作,反为胡人笑也?传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幸执事图之!
是时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