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刘备称王,关羽殉义(3 / 4)

加入书签

堤上,未肯退去。哪知来舰上一齐放箭,状若飞蝗,曹操兵多被射倒,庞德尚张弓挟矢,向他对射,相拒了好多时,日已亭午,水势益高,连堤上亦将淹没,魏将董衡董超,劝庞德降敌,庞德大怒道:“我受魏王厚恩,怎肯降人?”

说着即将二董劈分四段,庞德亦非曹魏故吏,奈何甘殉曹氏?复顾语督军成何道:“我闻良将不怕死,烈士不毁节,今日是我死日了;卿亦当努力死战,勿负国恩。”成何依令向前,立被射落水中,余众大骇,都向敌舰中奔入,弃械请降。

连于禁亦偷生乞命,匍伏长堤,束手受缚。独庞德提着大刀,跃入堤边一小船,砍倒船中军士,用刀作橹,意欲驶往樊城,偏兜头遇一大筏,竟被撞翻,庞德随船落水,方为所擒。

关羽大获全胜,升帐讯囚,于禁跪伏乞怜,由关羽发往江陵,系狱待刑;及讯至庞德,庞德兀立不跪。关羽与语道:“汝兄柔现在汉中,汝旧主马超,亦在蜀中为大将,汝何不早降?”

庞德怒目答道:“匹夫敢叫我投降么?魏王方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乃系庸才,怎能与敌?我今日死,明日汝亦不得生了!”

关羽当然愤起,遂命人将庞德推出斩首,给棺埋葬。复乘水势未退,麾令大小将校,分坐战船,进薄樊城。

是夕暂宿舟中,恍惚有野猪进来,啮住左足,忍不住失声叫痛,因致惊醒,方觉是南柯一梦。

旁有关平在侧,问及何因,关羽自述梦状,且因足上余痛犹存,亦知凶多吉少,不免叹息。关平请关羽退还荆州,关羽慨然道:“我年近六旬,死亦何憾?况樊城将下,奈何遽归?”过刚必折。

待至天明,即挥兵攻城,城中已变成泽国,内外水溢,垣墙逐渐摧陷,守兵搬土运石,填塞罅隙,尚忧不逮;再加关羽军进攻,累得守吏日夜不安。或语守将曹仁道:“危城难保,恐将不支,不若乘舟夜走,尚可全身。”

曹仁也觉自危,转语参军满宠,满宠谏阻道:“洪水骤至,岂能久存?不数日自当退去,且魏王以此城托付将军,正望将军力当冲要,若弃城北走,恐黄河以南,皆非国家所有了!”

这一席话,说得曹仁亦为感奋,毅然誓众,与城存亡,大众始有固志。

关羽连攻数日,竟不能克,乃分兵往取襄阳,收降刺史胡修,及太守傅方;再命襄阳兵进扰郏下。河南土豪,望风响应,警报连达邺中。

曹操先闻于禁败降,庞德被杀,不禁长叹道:“我与于禁,三十年故交,奈何反不及庞德呢?”

因而封庞德二子为列侯。及闻关羽进兵至郏,威震河南,遂与将吏会商,拟移徙许都,避关羽锐气。这是曹操狡诈处。

忽然有二人闪出道:“于禁等为水所没,并非力竭败亡,不足深惧,臣等以为刘备孙权,外亲内疏,若使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今何勿致书孙权,叫他潜蹑羽后?且许割江南地封权,权当必乐从;彼既起兵,羽回救不遑,何敢再争樊城呢?”

曹操瞧着,一是司马懿,方为军司马,一是蒋济,方为西曹掾,曹操掀须笑道:“两卿所见甚是,应即照行。”

曹操遂使人致书东吴,并令宛城屯将徐晃,引兵援樊城。嗣接孙权复书,愿依曹操命,攻打关羽自效,曹操当然放心。

先是孙权从鲁肃计议,与关羽结好,至吕蒙代肃后任,尝欲图关羽,回应前回。孙权尚欲先取徐州,后据荆州,吕蒙谓徐州易取难守,不如取关羽为宜。

孙权还有疑意,又遣使至江陵,为子求婚关羽之女,关羽不肯许婚,反将吴使叱回。毕竟太傲。孙权因而心下动怒。及曹操致书相约,便即依允,密饬吕蒙进图荆州。

吕蒙复疏道:“关羽往攻樊城,仍留重兵驻守江陵,无非为防蒙起见,蒙常有病,请召还建业,托名养疴,另遣他人代任,羽以为东顾无忧,必调兵尽赴襄樊,蒙却潜军直进,攻彼无备,一举便可成功了。”

孙权依了吕蒙言,即召吕蒙还都;吕蒙复举陆逊自代。陆逊系吴人,字伯言,为孙权侄婿,官拜定威校尉,年少多才,未经大任,孙权虑他望轻资浅,未足以代替吕蒙原职。

吕蒙当面答道:“正惟逊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故特为荐举;蒙知逊外敛内明,必能任重,幸勿多疑。”

孙权于是令陆逊为偏将军,任右都督,代吕蒙把守陆口。

陆逊奉命到任,即作书贺关羽,备极谦恭。言甘者心必苦。关羽竟为所欺,不加后防,且调江陵兵,合攻樊城。

是时曹操将士徐晃,已出援曹仁,屯兵阳陵坡。

关羽闻徐晃将至,急围樊城,尽力督攻;正指挥间,不料城上偷放一箭,正中左臂,箭头敷有毒药,镞虽拔去,毒已入骨,遂致肿痛未消,不能运动。

幸亏请得沛人华佗,夙长医术,延请调理。(沛国焦县今安徽省亳州市)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