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惧罪请师,含冤毙命(2 / 4)
,立刻向窦宪问状。何必盛怒至此?窦宪亦无从抵赖,匍匐谢罪。窦太后竟将窦宪锢置内宫,有意加谴。
窦宪自知忤怒太后,恐难保全,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
当时北匈奴逢饥荒之年,部众多有逃离叛变,邻国四面侵扰,优留单于为鲜卑所杀,北庭大乱。南单于屯屠何新立,上表汉朝廷,请乘北匈奴纷争,出兵征伐,破北匈奴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无北顾之忧。窦太后得疏表,取来示于执金吾耿秉,耿秉极力推言可伐,独尚书宋意上书谏阻,因未定议,窦宪乃想此出去,为逃死计。究竟窦太后顾念同胞,未忍将长兄处死,不过一时气愤,把他禁足而已;转而想到窦宪既有志图功,乐得遣他出去,得能立功异域,也好塞住悠悠众口,免诮失刑。
窦太后于是依了窦宪议,且命为车骑将军,使执金吾耿秉为征西将军,为窦宪副将,发兵讨伐北匈奴。窦宪得以出宫部署,仍然威震一时。
兵尚未出,忽然接到护羌校尉邓训捷报,乃是击走羌豪迷唐,收服群羌等语。先是元和三年,烧当羌迷吾,与弟号吾率领羌众,复来进犯边疆。陇西郡督烽掾李章,颇有智慧谋略,独独就不举起烽火,暗地里号召戍卒,埋伏要隘之地。号吾看见陇西无有准备,于是轻骑入境,陷入埋伏当中,慌忙突围返奔,偏值李章紧紧追来,强弓一发,射伤号吾的坐骑,号吾被马掀翻下来,为李章所擒。
李章执住号吾,将其献诸郡守,号吾乞怜道:“我既被擒,也不畏死,但杀死一我,无损羌人,不如放我生还,我当永远罢兵,不再犯塞了。”
李章以为说得有理,遂转禀太守张纡,张纡乃放还号吾。号吾回去之后,果然解散羌众,各归故地,迷吾亦退居河北归义城。到了章和元年,护羌校尉傅育,贪功启衅,招募来人暗中构陷加害诸羌,令他们自斗。羌人不肯从令,复生异心,走依迷吾。
傅育发诸郡兵数万人,即欲击打羌人,大兵未集,仓猝出师,迷吾徙帐远去。傅育尚不肯罢休,自己率领三千骑穷追,恼动迷吾毒性,设埋伏在三兜谷旁,邀截傅育军队。傅育夜晚来到谷口,尚不设备,顿时致伏兵齐起,两面掩击,把傅育军队杀死无数,傅育亦做了无头鬼奴。真是自去送死。
还幸各郡兵赴救,拔出残众一二千人,迷吾引去。兵败情况报告到了京师,有下诏令张纡为护羌校尉,出驻临羌。迷吾复入寇金城,张纡遣从事司马防,领兵截击,大破迷吾,迷吾乃致书乞降。
张纡佯装允许,待迷吾挈众到来,陈兵大会,置酒犒众,秘密将毒药置入酒中,羌众饮酒中毒,陆续倒地;迷吾亦筋软骨酥,不省人事,张纡得指麾兵士,一一屠戮,且剁落迷吾的首级,祭傅育墓,再发兵袭击迷吾余众,斩获数千人。诱杀迷吾之计,与班超相同,但班超诛杀诈降,张纡戮杀真降,情迹悬殊,不能并论。
迷吾之子迷唐,独得逃脱,恨父被害,有志复仇,遂与诸羌种人结婚交质,誓同休戚,据住大小榆谷,与张纡为难。
张纡不能制服,拜表请兵,朝廷因张纡赚杀诸羌,很是失计,因此将张纡免官召还,改任故张掖太守邓训代为护羌校尉。
邓训,字平叔,系故高密侯邓禹第六子,少有大志,厌文尚武,邓禹尝斥责为不肖。
哪知邓训熟习韬略,善抚兵民,公元81年(建初六年),汉章帝时已任乌桓校尉,与士卒同甘苦,黎阳营的老部下大多扶老携幼,很高兴地跟随邓训搬迁到边疆。鲜卑人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向南接近边塞。
公元83年(建初八年),舞阴公主的儿子梁扈有罪,邓训因犯私自和梁扈通信的罪,受召免去官职回老家。
公元86年(元和三年),卢水胡反叛,任命邓训为谒者,乘坐驿站的车子来到武威,拜任张掖太守,边境清宁。
到了张纡被免职,公卿多举荐邓训前往代替其位,因令改官。邓训莅任未几,
迷唐即领兵万骑,来至塞下,一时未敢攻打邓训,先是威胁命令小月氏胡人,从早投降服从。小月氏胡,曾经散居塞内,约有数千名,其中多为勇健富强,不服羌种。汉吏于是立即随时笼络牵制,令其抗拒羌人,他却能用少制众,为汉效力;只因平时有功少赏,所以依违两可,向背无常。
此次迷唐招降,威驱利迫,胡人倒也不愿相从,誓与死斗。邓训察知其情迹,便派官吏安抚诸胡人,叫他不必致死,自当一体保护。
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屯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所花费的,耗尽了仓库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性命岌岌可危。追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
于是邓训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后园的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