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被活埋的探花郎13(1 / 2)

加入书签

说完,她就看向院中,那人长身玉立,正站在院中的桂花树下,树上的花谢的差不多了,但偶也有残花掉落,那花瓣似是在为树上的人儿起舞。

云妃顺着女儿的目光望过去,随即一笑,看来,驸马很得宛宛的喜欢,这就好这就好。

她悄悄起身,把古嬷嬷叫来,想要仔细询问一番。

结果,她的话才出口,古嬷嬷就笑意满脸,“娘娘,咱们主子的驸马可是挑着了。”

云妃:……

一刻钟后,云妃去而复返,看向溪禾的表情那叫一个怪异。

一个时辰!

足足一个时辰!

那可是一个时辰啊!

皇上十多年前还行,但顶多两刻钟,现在顶多一刻钟!

驸马却有一个时辰!

这么久,自家女儿,吃的消吗?

可是看她今天的样子,又不像有事。

这个驸马,还真是……!!!

临近午时,皇上来了,一进殿,他就召了须宁陪他下棋。

姬溪禾就坐在一边观棋。

皇上起先还会说上一些朝中之事,须宁都一一应答,他虽然是没实权的驸马,但还是探花郎呢,可不能因为可以躺平了,就真躺平。

然后,皇上愣住了,一为驸马提出的一些观点,一为棋盘上的局势。

这小子,他竟然敢赢他?!

当啷,两颗棋子扔回棋盒,“依你看税法改革,当先应该从哪里下手。”

国库空虚,朝中不少官员提出要增加农税。

可,天下的钱财都在大世家大仕族手中握着,再增加农税,吃苦的只有老百姓,所以,税法改革,势在必行。

须宁将棋盘上的白子一颗颗捡回棋盒,“第一步自然是清查全国农田亩数。

国家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都握在世家手里,普通百姓手里良田太少,甚至还要给地主家做长工才能养家,可即使如此,很多世家还要对田地数目隐瞒不报,逃避赋税登记。

他们隐的越多,国库亏损的就越多,百姓的损失也越大。

有的百姓因为自己的田成了别人的隐田,他们也就成了隐户。

那些官家女子出嫁,动不动陪嫁田地就要上千亩,可想而知她的家族手里又握着多少的田地?

这些田地需要大量人力耕种,可他们家族报上的佃户数和田地耕种所需人数是绝对不符的。

那些多出来的人口可都是我大顺的子民。”

皇上听的沉默了。

这哪是税改,分明是土地改革。

而且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驸马的提议明显就是在和世家打擂台。

这事儿只要在朝上提起来,绝对会遭到绝大多数的大臣反对,甚至,不知道要死上几口子!

清空棋盘,皇上捏起一枚黑子,“当”的一声,落在了天元位。

……

用午膳的时候,须宁偶尔会帮溪禾布菜,看她眼睛在哪道菜上多看一会儿,他的筷子就会过去,然后夹到溪禾的碗里。

皇上一直注意着这两人的互动。

想到他刚赐婚时,驸马为了溪禾,又是习武又是下厨,这个女婿没选错,可是选他做驸马有点糟蹋人才了啊。

他突然生出想改规矩的想法。

什么驸马不可参与朝政——都是屁!

驸马可是探花出身,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什么不许参与朝政?

若没这条破规矩,他相信,苏卿一定能够有一番作为!

都怪安乐,小小年纪就张罗着嫁人,还一个劲儿说新科探花如何如何,他这才生出点苏卿为驸马的心思,否则,以苏卿的才华,定会为大顺带来一番新气象!

不行,人才不能这么浪费了。

这一刻的大顺明帝,真的生出了要改规矩的想法。

规矩嘛,还不是人定的?

……

用过午膳,皇上又把须宁带去了御书房。

其实,须宁是有点懵的。

尤其是当皇上把几份奏折丢到她面前的时候。

“你先看,看完告诉朕如何处理。”

不是,我的皇上啊,我,我一驸马,驸马!不是该天天养马溜鸟吃喝玩乐吗?干什么让我看奏折啊?!

皇上找臣子商议政事,也只是商议,出点子提建议,而不是像这种考核式的直接说自己如何处理,这不合适,这真不合适!

可是,他还是硬着头皮,把几本折子全都看了一遍。

一本是户部没银,求增加税收的。怪不得上午皇上会问他税改的意见。

一本是驻扎边关的敏大将军和朝廷要欠下的军饷,都欠了近两年,好多士兵家里连粥都喝不上了,再这么下去,军心都得散了。

一本是东州知府请求皇上派兵清东海海盗的。

还有一本是参奏江南巡府与盐商勾结,侵吞盐税的。

须宁真的好想皮一下,真的好想好想。

见他看完奏折也不说话,皇上笑着问了一句:“怎么,还没想好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