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极品婆婆22(1 / 2)

加入书签

黄老太却是看的高兴,吃酸的好,吃酸的好啊!

酸儿辣女,说不得儿媳这一胎怀的就是男丁。

第二日冯老大称完东西要走,黄大牛就扔到牛车上一个小肘子,“这个拿回去给娘吃的,二丫可爱吃她做的酸黄瓜了,劳烦咱娘再多做些。”

冯老大推拒,娘不让白吃亲家的东西,他不敢拿。

“大哥,这又不是给你吃的,是给娘的,你尽管带回去就是。”

冯老大:……

他说话就直,这个妹夫比他还直,真是,说出来的话一点儿不讨喜!

回到家里,冯老大把二妹夫的原话给须宁学说了一遍,“娘,这可真不是我想要的,他非给我,不拿着都快要给我干仗了,我也是没办法。”

“行了,收就收吧,今儿把肘子也卤了,看看能不能卖了,卖不了拿回家吃。”

那怎么可能卖不掉呢?

冯家的下水如今在城里都有名了,有的吃惯大酒楼的人都会特意买上一碗冯家的下水回家吃。

上午,猪肘子才摆出来就被一位老客买走了。

从这天起,冯家的卤味里又多加了一味肘子。

每日小山回家都会帮亲娘和二婶记账,今日花了多少铜板,卖了多少铜板,然后教家里的几个哥姐弟弟认字,慢慢的张氏和宋氏也会跟着认上几个字,几年的时间下来,宋氏张氏自己就会记账了。

而小山也不必再教他们认字,四年时间,日常用字能教的都教完了,他的课业也越来越紧,前两日孙秀才提出想带他出门走走,也不走远,只是出去看一看,转一转,开阔一下孩子的眼界,小山愁了两日才和须宁说。

“先生说,顶多半年就回。”

“你们如何去,要准备多少银两?”

“坐马车,先生说,除了雇马车的银子,再带二十两银子以防万一就行了。”

先生说,路上他们要自己赚自己的盘缠,但若实在赚不来就得多带些银子,免得考试前回不来。

“学堂的学生都去吗?”

“明年下场的都去,文胜就不去。”

先生说文胜明年也下不了场,还要再念两年这才稳妥。

须宁:……就二十两银子,在外面旅游半年,简直太便宜了,有没有?

“那就去,先生说对你们有益那肯定是有益的,不过,你是打算明年就下场了?”

这是不是快了点儿,才念三年书就能考秀才了吗?

小山恭敬道:“先生说该学的都学了,下场试试也不是不行。”

先生的原话是,你也算读六年书了,若是还考不下一个小小的秀才那也不用读书了。

先生把他跟着林文胜学《三字经》那两年也算在里面了。

对小山来说背书写字都是最简单的,难的是写诗律赋,巧的是先生最厉害的就是作诗,最近两年孙老先生每日悄悄给小山布置作业,每天都要多交两首小诗,小山是写的头秃,但也进步飞速。

孙秀才正是看到他的进步,这才说让他明年下场,这次出门,他还打算把小山介绍给自己的老友,那位可是正经经历过殿试的,只是他不愿为官,考中进士后就进了江南的南山书院,以冯瑞的天资,他一定愿意收下这个弟子。

他的眼界有限,再教下去,只会耽误了冯瑞。

须宁又问他们哪日出门儿,提前将银两准备好,又给小山准备了不少能带在路上吃的吃食。

三日后,小山和三位同窗踏上了游学的路。

他们走后,须宁看向了已经九岁的长生,“长生想不想和你二哥一样去念书?”

长生摇头:“不想,我想当大将军!”

须宁抚额,这小子还挺理想远大!

穷文富武穷文富武,学武那真不是穷人能学的!饭都吃不饱,拿啥练武?

可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她能说不让他学吗?

宋氏也听到了这小子的想法,一把扯过儿子就要上手揍,“浑说什么呢?我和你爹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打死也不可能让你去当兵!”

“可我想当大官!”

“那也不能去当兵!”

“那万一打仗了呢?家里总要有人去服兵役,我学武总比啥也不会要安全吧?”

宋氏白了一张脸,陈国已经安定了近十年了,十年没有打仗说不准哪天边境就打起来。

家里老三一直没回来过,村里说啥的都有,有的说老三去京城享福不要这个家了,还有说老三一家可能是被主家打死了,要不然不可能几年都不回家,总之他们回来的几率不大。

家里就三个男娃,小山不可能去服兵役,剩下的就是大虎和自家的长生。

“想当大将军哪儿是那么容易的?那些大将军动不动就有四百石之力,你能行吗?”

“奶,那我怎么办?我就想当大将军!”

须宁:“我记得哪本话本子上写的,武将要自小锻炼,跑步,拉弓,扎马步,举石头练力气,这些你能受得了吗?”

“那你以后就要多吃饭,还得每天锻炼,一天跑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