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刘家村丰收(1 / 2)

加入书签

    曾川与王乾各分管两位侍讲、侍读,还有一位修撰。

    下属办差出彩,上司自然也是有指导之功,没有贾环的时候,曾川对陈砚之还是很满意的。

    人经不起比较,还没进翰林院,贾环就开始为皇上献计献策了。

    贾环的能力摆在那里,曾川也只能羡慕王乾的好运气。

    陈砚之不甘心的道:“曾大人,贾侍读未免也太霸道了,怎能召集这么多庶吉士?他用得了这么多人吗?”

    翰林院对庶吉士主要是以培养为主。

    相当“半差半读”的储备官员,在翰林院的生涯,选拔—培养—考核—授职。

    庶吉士跟随翰林院大儒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需要学习处理政务,和处理繁重的文书工作,给翰林院的文官做助手。

    “陈大人,翰林院的庶吉士,可自由选择跟随官员学办差,如今,贾侍读那边有朝廷安排的差事,忙不过来,招多一些人,也无可厚非。”

    陈砚之一副为曾大人鸣不平的样子,道:“可他一位侍读,使用的庶吉士,比曾大人身边的人,还要多一些,未免太狂妄了。”

    曾川脸上依然平静如水,淡淡的望向陈砚之,如此明显的挑拨离间,如何能看不穿。

    “哼,翰林院是做事的地方,如若贾侍读是要修大书,就算再使用再多的人,本官也不能说什么。”

    曾川自然是在说气话,修大书,领衔主编的官员,不是顶级大儒就是朝廷重臣,岂能是六品侍读能干的。

    也在暗示陈砚之,你有功夫眼红别人,还不如多想想,如何办好差事。

    陈砚之道:“曾大人,燕王府替朝廷接待英格兰使节,和罗马教廷教会的传教士,让属下帮查阅他们的资料。”

    唔?

    燕王?

    曾川抚须沉吟,这可不好办了。

    今年科举已经过了,招的庶吉士不算很多,该分配的都分配了,最多只剩下四、五名庶吉士,还没有官员选。

    “陈大人,你想召多少人?”

    “曾大人,下属大概需要十个人。”

    “没这么多了,我想想办法,最多能给你找六七人,你先用着吧。”

    曾川值房也有十几个人在办差,其中有两三个是榆木疙瘩,不太开窍的读书人,可趁机分给陈砚之,留着也是碍眼。

    …………

    京郊外,刘家村里,一个小院子里,刘姥姥、王成(狗儿)、刘氏、板儿、青儿正在吃早饭。

    院门没关,两名青年壮汉口中喊着“大哥”,就走了进来。

    进来的是王山和王林,是狗儿的二弟、三弟,也都分别成家了。

    狗儿是家中老大,王父去世后,家里的地兄弟三人平均分了的。

    不过,王成娶了刘氏,刘姥姥没有儿子,刘家的土地也给了狗儿,狗儿的日子要比两位兄弟要过的好。

    进屋后,王山、王林恭敬的喊了刘姥姥,这次也多亏刘姥姥进京,拿到药丸,老二王山的身体才治好了。

    “坐,一起吃一口。”

    王山连连摆手,笑道:“我们俩都吃过了,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我俩赶马车去镇上买点布匹和年货,来看看兄长,有什么要带的?”

    今年刘家村大丰收,王氏兄弟也赚了一些钱。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