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小错不少,大罪不见(2 / 3)

加入书签

sp; 离开贾府时,李家少奶奶,还是吩咐两人要听长辈的话,不可顽皮。

    …………

    贾环回到翰林院办公的院子,找来陈耀祖、林景行、庄水儿三人,告诉他们,自己明日要去外地办差,或许要两个多月,才能回来。

    三人有些不舍,贾环在的时候,他们这组人,将陈砚之那组,压制得死死地。

    贾环走了,他们的日子,可能就没这么好过了。

    尤其是陈耀祖,平日里狐假虎威,没少欺负陈砚之他们的人。

    陈耀祖担心的道:“贾侍读,您什么时候才回来啊?您不在,陈修撰他们如若要欺负我们,该如何是好?”

    贾环想了想,直接带三人,去见侍读学士王乾,让他们有事去就来禀报给王乾。

    ………

    扬州巡盐御史的衙门,前面是办公区,后面还有后院,是给巡盐御史住的。

    林如海在附近还有一所大宅,贾敏与黛玉还在的时候,她们在那里住的。

    自从贾敏去世了,黛玉也去京城,林如海就搬到巡盐御史衙门后院住了。

    巡盐御史中央直接管理的部门,非常重要,是一个高危官职,大雍朝的巡盐御史,全称也做两淮巡盐御史。

    两淮巡盐御史涵盖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盐产区之一,扬州是盐政中心。

    为何说巡盐御史的职位危险?

    管理这么多盐区,巡盐御史手里只有衙门的一百多人。

    其下属主要为文吏、师爷、账房等,负责文书、审计工作,还有少量的衙役(皂隶、捕快)维持日常秩序。

    巡盐御史监察地方时,可以调动地方官兵协助查盐政。

    去查盐场、搜码头、仓库、稽查私盐,但是调动地方官兵,仅限于查盐政的时候。

    平时,巡盐御史的身边,是没有什么武将官兵的,巡盐御史也不直接掌管兵营,只能临时调用。

    (清朝的盐政系统的腐败,是由内到外的,腐败深重,清官难以立足,小说里面林如海一家人都死于非命,是曹雪芹借小说,隐晦批判清朝政府不公。)

    ………

    巡盐御史后院的书房里,一位中年文人,面容清癯,如松间鹤影,神情透着几分书卷寖潤的淡泊。

    修长的双眉似墨痕清扫,眉宇间隐有深思。

    一双眼睛沉静如古潭,眸光清透,似能洞察世情,眼角缀着几丝皱纹,更显睿智深沉。

    身形颀长,青色便服长袍如如书院先生,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派摄人的风度。

    “林大人,这我们俩来扬州也半个多月了,这扬州盐商黄家,都查不到什么大罪,这可如何是好。”

    马盛光,柳湘莲穿的是便服,两人来扬州之后,拿着朝廷的公文,韩王府的印鉴私底下拜访了林如海。

    林如海给他们安排了住所,马盛光不止自己查黄家,还用了一些治国公马熙的关系,来查黄家,都一无所获。

    盐商与盐运使,还有扬州知府衙门等上上下下,都是一伙的。

    林如海在扬州做巡盐御史这么多年,也仅仅是勉强维持,能收回盐政的盐税,已经是很艰难了。

    想要查扬州四大盐商之一的黄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林如海已经接到皇上的圣旨,等韩王殿下来扬州,查办了黄家的事,他就调回京城了,他也不想淌这趟浑水了。

    黄家的盐业买卖,除了扬州知府有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