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佰柒拾壹章 三生三世 (35)(2 / 3)
寥而已。
想当初,还是前朝那帮大臣力劝陛下举行选秀大典,然而待选秀结束之后,对于陛下究竟会宠幸哪位妃嫔,他们却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喽!”
嬷嬷连忙附和道:“娘娘所言极是。”太后轻叹一口气,感慨道:“岁月如梭,我已日渐衰老,精力大不如前啦。如今,我也该为我的荣熙挑选一位如意郎君了,只是不知选何人为佳呢?”
嬷嬷满脸笑容地回应道:“荣熙公主乃是娘娘的心肝宝贝,娘娘自然会为公主觅得一门绝佳亲事。至于具体人选嘛,老奴实在不便妄言。”
太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灵机一动,喜笑颜开地说道:“哦,对了!再过数日,不是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诗词大会么?届时,不妨让荣熙悄悄躲于幕后观望一番,瞧瞧她中意哪位才子佳人。如此一来,岂不是甚好?”
嬷嬷闻言,不禁拍手称赞:“娘娘此计甚妙!相信公主定会在此次诗会上寻得自己心仪之人。”
说完,太后便带着嬷嬷朝后宫走去,准备履行这一重要使命。
————————————————————————————————
太后微微皱起眉头,轻声说道:“这囡囡入宫都已经如此之久了,却依旧只是个小小的贵人。
无论如何,她毕竟也是哀家的亲侄女,更是我大哥府上的嫡出女儿啊!”
言罢,太后稍作思索,接着道:“既然如此,便传旨下去,将容贵人晋封为容妃吧。”
一旁的代歌嬷嬷赶忙应声道:“谨遵太后懿旨,老奴这就去安排。”
太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至于丞相之女楚晚宁,也就是那位楚贵人,也该给她一个更高的位份才是。
依哀家看,就晋封为嫔位吧。而那县丞之女,此前已然有过一次晋升,此次就升为贵人吧。”
说到此处,太后顿了一顿,又看向另一名宫女问道:“对了,太傅之女付子莹如今是什么位份?”
宫女连忙回答道:“启禀太后,付小姐现居嫔位。”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甚好。另外,那大理寺少卿之女和济洲协领之女沈氏,皆晋封为贵人吧。”
待所有人员的位份都安排妥当后,太后环视四周,问道:“还有哪位女子尚未得到晋升呢?”
代歌嬷嬷仔细想了想,然后答道:“回太后娘娘,目前暂无他人需要晋升了。”
太后听后,微笑着说道:“既如此,那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吧。至于那些新入宫的秀女们,就交由宸贵妃来妥善安排吧。”
代歌嬷嬷再次躬身行礼,恭敬地回应道:“是,娘娘。”
渊东旭这边…………………………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
众大臣们皆噤若寒蝉,唯有一人挺身而出,拱手施礼后朗声道:“陛下,如今国家社稷稳定,万民安康,但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啊!
微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早日立下太子,以安天下人心。”
说话之人乃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
龙椅之上的渊东旭面色冷峻如霜,毫无表情地回应道:“哦?既如此,那依爱卿之见,朕应当立谁为太子呢?”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那位大臣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道:“回禀陛下,自古以来,立太子皆是遵循‘立嫡立长’之原则。
陛下虽无嫡子,但却有一位年长的皇长子。
依微臣愚见,陛下理应册立大皇子为太子,此乃顺应天理、合乎礼法之举。”
他言辞恳切,目光炯炯地望着渊东旭,似乎对自己的建议充满信心。
渊东旭面色凝重地说道:“诸位大人应该都还记得吧?数年前,英勇无畏的渊王爷不幸在那残酷的战场上壮烈捐躯。
而那位情深义重的渊王妃,听闻王爷离世的噩耗后,竟也因无法承受这巨大的悲痛,随他而去了。
如今,偌大的渊王府已然空无一人……”说到此处,渊东旭不禁叹息一声,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这时,其中一名大臣急忙站出来反驳道:“这可万万不行啊!陛下,如果真要选择过继子嗣给渊王府,理应首选二皇子才对啊!
毕竟,大皇子乃是陛下您的长子啊!”这位大臣言辞恳切,似乎对这个提议充满了担忧和不满。
然而,渊东旭却毫不退缩,他挺直身子,目光坚定地回应道:“此事我不过是前来告知各位而已,并非征求意见。
我早已下定决心,将大皇子过继至渊王府。就这样定了,无需再议!”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面对渊东旭如此坚决的态度,其他大臣们虽然心中仍有诸多疑虑,但一时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说辞来阻止。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皆浮现出无奈之色。
显然,渊东旭在此事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旁人即便有心反对,恐怕也是无力回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