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薪火相传与少年当强(2 / 3)
p>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是以一个教授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和大家聊聊。”
“你们现在坐在这里,是交大的学生,是华夏未来的希望。
你们所学习的知识,所掌握的能力,未来会在哪里光热?这是值得每一个年轻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声音里带上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回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那时候,面对严密封锁和巨大差距,有一批人,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钱老,放弃了国外优渥的条件,历经千难万险,他说:‘我的事业在华夏,我的成就在华夏,我的归宿在华夏’。
黄老,为了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载,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台下寂静无声,只有陈羽墨平静而有力的声音在回荡。
小田在角落里,紧紧握着小露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身影,心潮澎湃。
“他们图什么?”
陈羽墨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叩击灵魂的力量,
“图个人的富贵荣华吗?图青史留名吗?不!
他们图的,是让积贫积弱的祖国挺直脊梁!
图的,是让我们的民族不再受制于人!
图的,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代又一代,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局面。
从‘两弹一星’震寰宇,到高铁纵横通四方;从北斗组网耀苍穹,到‘羲和’聚变燃希望…我们脚下的路,是无数前辈用热血、智慧,甚至生命铺就的!”
讲台侧后方,周秉文和几位院长并排站着,静静聆听。
周校长眼中闪烁着感慨的光芒,低声对李院长说:
“这孩子…说的,做的,不正是他心中所想、身体力行的吗?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千钧。”
物理学院李院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欣慰:“是啊,知行合一。
这份心性,这份担当,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陈羽墨的声音继续在礼堂里流淌,带着期许,也带着沉甸甸的嘱托:
“今天,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中。
国家的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科技的高峰更加陡峭,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不再是一穷二白,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丝毫不会比前人轻松!
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只能靠自己,靠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探索、攻坚!”
“少年自有少年强!
少年强则国强。”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仿佛在寻找每一双年轻的眼睛,
“你们拥有最好的学习条件,最广阔的时代舞台。
希望你们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根基打牢。
既要仰望星空,敢于梦想,敢于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前沿;更要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
科技报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它需要过硬的本领,需要坚韧的意志,更需要一颗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展和民族复兴伟业的赤子之心!”
……
他最后的声音并不高昂,却如同洪钟大吕,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愿你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国家的未来,在你们肩上!
民族的希望,在你们手中!”
话音落下。
整个礼堂陷入了一片绝对的寂静!
落针可闻!
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下一秒!
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猛然喷!
雷鸣般的掌声骤然炸响!
瞬间席卷了整个礼堂!
掌声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经久不息!
紧接着,不知道是谁,用尽全身力气,饱含着热血和激情,嘶吼出声:
“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一声呐喊,如同点燃了燎原的星火。
“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无数年轻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带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和舍我其谁的豪情,冲破礼堂的穹顶,直上云霄!
整个礼堂都在这震耳欲聋、充满力量的呐喊声中微微震动!
讲台上,陈羽墨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激动得涨红、眼中燃烧着火焰的年轻脸庞,看着他们紧握的拳头和挺直的脊梁,那沉静如水的眼底深处,终于漾开一丝欣慰而温暖的涟漪。
角落里,小田早已摘下了口罩,泪水不受控制地盈满了眼眶,顺着白皙的脸颊滑落。
那是被自豪、感动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崇高所冲击的热泪。
她看着台上那个身影,看着台下沸腾的青春热血,心中只有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