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龙骨困境(2 / 2)

加入书签

p>笔尖在屏幕上快描绘着概念图,“它们能根据传感器实时传回的数据,通过内置的微型处理器进行快运算,判断当前耦合点的应力状态和位移偏差趋势,然后瞬间驱动内部的微作动器——可能是微小的液压活塞,也可能是压电陶瓷——对自身的局部刚度进行毫秒级的动态调整!

硬的变软一点,吸收冲击;软的变硬一点,提供支撑!

就像给这巨大的‘龙骨’装上了无数个能自动调节松紧的‘智能螺栓’,实时、动态地引导和均衡这些狂暴的内应力!”

他最后在几个主要的力流路径上画出了优化的引导线,避开了原本应力集中的深红区域。

“同时,配合对节点本身结构进行微调,优化力的传递路径。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适应动态配载’,让整个支撑环像活的筋骨一样,在巨大的力量撕扯下,也能保持韧性与协调!”

随着他清晰而富有逻辑的阐述,以及屏幕上那直观的概念图,楚老和周老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眼中疲惫被一种越来越亮的、近乎狂喜的光芒取代!

困扰多日、如同死结般的难题,在这位年轻院士的剖析下,竟然展现出一条清晰、可行、甚至带着革命性的解决路径!

“感知…计算…执行…动态调整…”

楚老喃喃自语,猛地一拍控制台,“妙!

太妙了!

把柔性缓冲从‘死’的变成‘活’的!

羽墨,你这思路简直是点石成金!”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

周老也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连日来第一个真正的笑容:“自适应动态配载…智能缓冲关节…好!

这才是解决复杂耦合变形的根本之道!

老楚,立刻召集结构力学组、传感器组和精密机械组的负责人!

不,所有相关领域的骨干,马上到一号会议室!

我们要以最快的度,把这个‘智能关节’的方案落地!”

整个指挥大厅如同被注入了强心针,瞬间活了过来!

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高效运转的指令声、急促的脚步声和充满干劲的讨论声。

工程师们迅行动起来,奔向各自的岗位。

陈羽墨被楚老和周老簇拥着走向会议室,步履依旧沉稳。

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巨大的白板上很快被陈羽墨勾勒出的概念图、传感器布局、微执行器原理草图填满。

他站在白板前,条理清晰地向汇聚而来的各领域专家阐述着“自适应动态配载”

系统的核心理念和关键实现路径。

时间在高度专注的研讨和碰撞中飞流逝。

窗外的天色由白昼转为黄昏,再沉入夜色。

会议室的灯光成为这片钢铁森林中一处不眠的灯塔。

当初步的技术路线图和分工方案终于敲定,散会时已是深夜。

陈羽墨揉了揉有些胀的太阳穴,拒绝了楚老安排车送他回去的提议。

“我开车了,楚老、周老,你们也早点休息。”

走出灯火通明、依旧人声鼎沸的工程中心大楼,冬夜的寒风裹挟着霜气扑面而来,刺骨的冷意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他坐进车里,没有立刻动,而是靠在椅背上,闭目片刻。

他拿出手机,屏幕亮起,指尖划过屏幕,点开置顶的聊天框。

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几个小时前,她来的一张照片:魔都戏剧学院图书馆灯火通明的阅览室,她的课本摊开在桌上,旁边放着一杯奶茶,

配文:【乖乖啃书中!

墨墨别太拼,记得想我!

(??????)??】

照片里,她对着镜头比了个小小的v字,笑容清澈,眼神专注,带着学生特有的、为学业努力的认真劲儿。

那鲜活的气息,透过冰冷的屏幕,瞬间驱散了实验室里所有的金属冷硬和工程重压。

陈羽墨深邃的眼眸里,冰封的专注悄然融化,漾开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却无比真实的温柔暖意。

他指尖在屏幕上轻点:

【嗯,知道了。

乖乖加油。

送。

放下手机,他深吸一口冬夜清冽的空气,动了车子。

车灯划破黑暗,驶向城市的方向,也驶向那个亮着一盏灯、有一只叫康康的大猫在等待的家。

羲和工程那庞大“龙骨”

的难题有了方向,而支撑他走下去的,是另一份同样重要的、名为“人间”

的锚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