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云龙腾渊 基石之托(2 / 2)

加入书签

导武器、单兵防护装备等生产线,实现代差突破。”

“民用领域,将工业技术,向精密医疗设备、高端数控机床、新能源、算等领域全面渗透,打造具备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同时,主导制定新一代国际高端制造技术标准,确立华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引领地位。”

陈羽墨的语平稳,却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工业强国蓝图。

“这,就是‘文明基石强化计划’的核心目标。”

周文渊拿起文件,快翻阅着,越看眼睛越亮,但眉头也微微蹙起。

这份计划的宏大和系统性,远他的预期。

他放下文件,看着陈羽墨,眼神复杂,有赞赏,也有凝重:“羽墨,这份蓝图……气魄恢宏!

老头子我看得都热血沸腾!

但是,”

他话锋一转,带着学者的审慎和一丝推拒,“你来找我,是想让我牵头这个计划?这恐怕……不合适吧?”

周老推了推眼镜,诚恳地说:“我周文渊,搞了一辈子材料,是探索未知、现新规律、解决理论难题的。

你这份计划,是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产业布局、技术推广、标准制定、资源整合……这需要的是工程师的战场,不是科学家关在实验室里的课题。

老头子我,做做顾问,在材料方向上把把关还行,让我来挑这个大梁……”

他摇摇头,“力有不逮,恐怕会误了大事啊!”

陈羽墨对周老的推辞并不意外。

他直视着周老睿智而坦诚的眼睛,声音清晰而有力:“周老,您说得对,这确实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工程,需要强大的组织协调和执行力。

但您忽略了一点——这份计划的核心,其灵魂,依然是‘材料’!”

他指着文件:“没有材料科学的突破作为根基和持续引领,再好的设计和工艺,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陈羽墨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三大工业升级,解决了‘能做出来’的问题。

而‘文明基石强化计划’,是要把能做出来的东西,做到世界顶尖,并且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地生产出来!

这不仅仅是工程师的事,这更需要材料科学家站在最前沿,指明材料性能提升的方向,解决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上那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材料工艺瓶颈!

是材料科学家,为工程师们提供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

他顿了顿,目光更加深邃:“周老,您不仅仅是材料学家,您更是华科院材料学部的掌舵人,您了解我们国家材料领域所有的顶尖人才、核心实验室、以及与国际前沿的差距在哪里。

这份计划,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执行者,更需要一位能统揽全局、高瞻远瞩、能调动整个材料学界力量、将最新的材料科学成果无缝对接到产业升级需求上的战略家!

是将理论变为实体的‘总工程师’!

这个位置,非您莫属!”

陈羽墨的话,如同重锤,敲在周文渊的心坎上。

他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份厚重的计划书。

材料……确实是所有高端制造的基石和瓶颈!

将材料科学的突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这不正是他毕生追求,却深感难以凭一己之力推动的宏愿吗?

看着陈羽墨眼中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感受着计划书中描绘的那幅材料引领工业腾飞的壮丽图景,周文渊院士胸中沉寂已久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了!

他猛地抬起头,花白的眉毛扬起,眼中爆出如同年轻人般的锐利光芒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好!”

周老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一种斩断犹豫的决绝,“羽墨,你说服我了!

这把老骨头,就再拼一次!

为了这份蓝图,为了咱们华夏的材料真正挺起脊梁!

这‘文明基石强化计划’的材料领域总师,我周文渊,接了!”

他拿起笔,在计划书的扉页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锋遒劲,力透纸背。

一场以材料为矛,以工艺为盾,推动整个华夏工业体系迈向星辰大海的宏大征程,在燕京华科院这间堆满材料的办公室里,正式按下了启动键。

窗外,夏日的阳光正盛,如同熔炉中沸腾的钢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锻造与辉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