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基石铸就与天网初张(1 / 2)

加入书签

燕京大学微纳电子研究中心,伏羲实验室。

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声音,只剩下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和几十道屏住的呼吸。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中央主屏幕上那根代表着“栅极漏电流”

的红色曲线上。

彭老布满皱纹的手紧握着操作台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张教授镜片后的眼睛一眨不眨,连呼吸都放到了最轻。

陈羽墨站在主控台前,身形挺拔如松,唯有眼底深处那抹燃烧了太久的光芒,透露出他此刻同样绷紧到极限的心弦。

屏幕上,代表着最新一批“局域化强场钝化”

方案的原型器件电学测试数据瀑布般滚动。

那条顽固的红色曲线,在经历了无数次优化和工艺极限的挑战后,终于、终于开始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姿态向下俯冲!

005naμ…003naμ…0015naμ…

最终,它稳稳地停留在了令人窒息的【0008naμ】!

一个足以媲美当前最先进硅基器件的低水平!

与此同时,代表开关比的绿色曲线则如同挣脱束缚的巨龙,昂然冲破了预设的最高阈值!

“成了——!

!”

短暂的、令人心脏停跳的死寂后,彭老那带着金属质感的、因激动而变调的嘶吼猛地炸响!

如同点燃了炸药桶的引信!

整个实验室瞬间沸腾!

压抑了数月的疲惫、焦虑、绝望,在这一刻化为山呼海啸般的狂喜!

有人用力挥舞着拳头,有人激动地抱住身边的同伴,有人甚至眼眶泛红,无声地流下泪水。

张教授猛地摘下眼镜,狠狠抹了一把脸,再看向屏幕时,嘴角咧开一个近乎“狰狞”

的笑容,那是纯粹到极致的科学家在征服巅峰后的狂放!

陈羽墨紧绷的肩膀终于彻底放松下来,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疲惫感瞬间席卷全身,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汹涌澎湃的成就感和如释重负。

他长长地、无声地呼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积压的所有重负都倾吐干净。

屏幕上那代表着成功的绿色数字,如同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条布满荆棘的碳基之路!

伏羲的心脏,在无数次失败和极限的挑战后,终于有力地跳动起来!

【伏羲计划核心验证目标达成:碳基场效应晶体管原型器件性能指标全面达标。

理论验证完成度:997。

【阶段性成果确认:文明火种加计划·伏羲芯片理论验证完成。

烛龙的信息流平静地在意识中滑过,带着一种冰冷的、宣告里程碑达成的秩序感。

就在这时,陈羽墨口袋里的加密手机急促地震动起来。

是钱伯钧院士打来的。

“羽墨!

成了!

成了!”

钱老的声音穿透电波,带着比年轻人还要蓬勃的狂喜和一种扬眉吐气的哽咽,“第一台!

完全基于我们三大工业升级技术制造的、最高精度的工业母机——‘盘古一号’,今天上午十点零八分,在龙渊基地总装车间,正式下线!

通过所有极端工况测试!

性能……性能完全达到甚至过了设计预期!

我们……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工业牙齿’了!

货真价实,一点水分都没有!”

钱老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在陈羽墨的心上,与实验室里的欢呼声形成了奇妙的共鸣。

磐石一号下线!

这意味着三大基础工业的升级,已经从图纸上的蓝图,彻底变成了支撑华夏工业脊梁的钢铁基石!

这是伏羲计划得以最终落地的土壤,更是未来无数个“伏羲”

诞生的摇篮!

“太好了,钱老!

辛苦了!

这是属于所有参与者的荣耀!”

陈羽墨的声音带着由衷的激动和敬意。

前世那些在精密加工领域仰人鼻息、被卡住脖子的屈辱画面,在这一刻被彻底碾碎!

【最高优先级任务更新:天网计划。

【目标:构建基于烛龙核心逻辑的全球威胁动态感知与主动防御网络(代号:天网)。

【任务分解:】

【1网络安全架构升级:与国家安全机构深度合作,基于烛龙信息链路及因果推演能力,重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御体系。

【2威胁追踪系统开:开具备自主进化能力的全球威胁动态追踪系统(核心模块:烛龙逻辑编程封装),实时监控、分析、预警针对华夏核心技术及核心关联个体的潜在威胁活动(覆盖网络攻击、间谍渗透、技术窃取、恶意制裁等)。

【3主动防御协议制定:建立分级响应与反制机制,确保在威胁生前或初期进行有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