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西山的茶香(1 / 3)

加入书签

燕京军区医院的消毒水气味似乎还固执地粘在鼻腔深处,但窗外涌入的、带着西山特有草木清香的晨风,正一点点将它们驱散。

陈羽墨站在特护病房的落地窗前,深深吸了口气。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跳跃,带来久违的暖意。

整整七天,他像一块被彻底榨干的电池,在深度昏迷后,又经历了漫长而安静的修复期。

身体依旧沉重,疲惫感如同跗骨之蛆,但那种濒临崩溃的虚脱感终于褪去。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

两位爷爷并肩走了进来,两人都穿着便装,但那股铁血军旅磨砺出的硬朗气质丝毫未减。

林秘书则安静地跟在后面,脸上带着职业性的温和微笑。

“小墨,感觉怎么样?”

陈振国大步上前,布满老茧的手重重拍在孙子的肩膀上,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是检查也是关切。

“好多了,爷爷。”

陈羽墨转过身,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就是还有点虚,睡够了。”

“年轻人,底子好,恢复得快。”

田国华仔细打量着陈羽墨,眼神锐利如鹰,确认他精神尚可,才点点头,“但也不能大意,这次是真拼到极限了。

老长那边都替你捏了把汗。”

“让两位爷爷担心了。”

陈羽墨微微欠身。

“行了。”

陈振国挥挥手,“车在外面等着,走吧,老长还等着见你这个小功臣呢。”

林秘书适时上前一步,微笑道:“陈同学,请放心,长特意交代,就是喝喝茶,聊聊天,让你放松放松。”

黑色红旗轿车平稳地行驶在通往西山深处的林荫道上。

车内气氛安静,两位老爷子闭目养神,陈羽墨则望着窗外飞掠过的苍翠山色,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右手腕上那条海浪纹的细链。

金属微凉的触感,像一剂安神的良药,让他纷乱的心绪渐渐沉淀。

车子驶过重重岗哨,最终停在一处幽静的院落前。

青砖灰瓦,古意盎然,与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唯有门口肃立的警卫员昭示着此地的不同。

林秘书引着三人穿过前庭,进入一间宽敞明亮的书房。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满室内,窗外是层峦叠嶂的西山盛景。

一位穿着朴素中山装的老人正背对着他们,在窗边的案几上专注地泡着一壶茶,袅袅茶香弥漫开来,冲淡了书房里原本可能存在的肃穆感。

“长,陈司令、田政委和陈羽墨同学到了。”

林秘书轻声通报。

老人闻声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平和却仿佛能洞悉人心。

正是那位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决定着共和国航向的老人。

“老陈,老田,你们动作还挺快。”

老人笑着招呼,目光随即落在陈羽墨身上,“这位就是我们的‘小国宝’了吧?快过来坐,刚泡好的明前龙井,尝尝我的手艺退步没有。”

语气轻松自然,如同邻家慈祥的长辈招呼自家孩子,全然没有想象中的距离感。

陈振国和田国华显然很熟悉这种氛围,笑着应和,拉着还有些拘谨的陈羽墨在旁边的藤椅上坐下。

“长,您泡茶的手艺那是炉火纯青,我们这是有口福了。”

田国华笑道。

“少拍马屁。”

老人笑骂一句,亲自将三杯清澈碧绿的茶汤推到他们面前,目光温和地看向陈羽墨,“小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听说你可是在龙渊里‘熬鹰’熬了八个月,把一群老专家都熬趴下了?年轻人有拼劲是好事,但也要爱惜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谢谢长关心,已经好多了。”

陈羽墨双手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茶香沁人心脾。

“主要是团队的努力,还有赵老、钱老、周老三位院士坐镇掌舵,我…只是做了些该做的工作。”

他回答得诚恳,没有丝毫居功之意。

老人赞许地点点头,端起自己那杯茶,轻轻吹了吹热气:“不用谦虚。

‘云龙’项目的整体验证报告,还有钱老他们三人的联名评价,我都看了。

惊才绝艳啊,小墨。”

他看着陈羽墨,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一丝探究,“材料、动力、航电、火控……体系性的突破,而且是完全自主可控的体系。

短短一年时间,从理论到整体验证……这不仅仅是拼劲,更是大才。”

他抿了口茶,放下杯子,语气变得更加家常:“你爷爷和老田,都是枪林弹雨里滚出来的。

我呢,算是搞了一辈子建设。

我们那个年代,讲的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把‘两弹一星’搞出来,靠的是志气,是血性。

到了你们这一代,条件好了,但担子一点没轻。

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能沉下心来,用知识、用智慧,为国家铸造新的‘倚天剑’,打心底里高兴,也踏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