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考中(1 / 3)
陈羽墨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桌角指定位置。
他摊开双手,掌心朝下,平放在光滑的桌面上。
指尖冰凉。
【考场环境扫描完成。
】
【内部监控设备:4个(工作正常)。
】
【无线信号屏蔽器:工作状态(有效屏蔽民用频段)。
】
【监考人员:2名(生理体征正常,无明显威胁特征)。
】
【同场考生:29名(生理体征扫描: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激素水平升高,未现异常个体)。
】
【威胁等级:极低。
】
【高考语文科目,正式开考倒计时:3分钟。
】
“烛龙”
的提示如同冰冷的背景音。
考场内的一切,在他眼中都化作了数据流。
监考老师的声纹波形、时钟指针的震动频率、周围考生因紧张而加快的心跳声谱……一切都被分解、量化。
终于,刺耳的铃声撕裂了最后的寂静!
“现在开始答题!”
监考老师一声令下,整个教室瞬间被翻动试卷的“哗啦”
声填满。
陈羽墨拿起笔,动作没有丝毫迟滞。
他翻开试卷,目光如同高扫描仪,瞬间掠过密密麻麻的印刷字体。
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那些对普通考生而言需要绞尽脑汁、反复斟酌的题目,在他眼中,如同摊开的掌纹般清晰。
“烛龙”
庞大的信息库和前世五十年的知识积累,在此刻形成了恐怖的降维打击。
那些需要揣摩的深层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推断的词句、需要分析的艺术手法……答案如同早已写好的程序,直接在他思维中呈现。
他不需要思考。
他只是在“抄写”
。
笔尖落在光滑的答题卡上,出稳定而流畅的“沙沙”
声。
他的书写度极快,字迹却依旧保持着少年特有的清隽工整,甚至比平时更加一丝不苟,每一个字的间距、大小都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精准。
这是“烛龙”
根据他过往书写习惯生成的“最优伪装书写模型”
,确保字迹轨迹完全符合预期。
选择题的选项,他几乎在读完题干的瞬间就已勾选完毕,没有任何犹豫。
阅读理解的主观题,他行云流水,要点全面,论述清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精准地踩在得分点上。
古诗文默写?那些拗口的句子如同镌刻在灵魂深处。
作文题目是《论时代的微光与个人的炬火》。
陈羽墨的目光在题目上停留了不到一秒,笔尖便已落下。
他没有构思,没有打草稿,文字如同决堤的洪流,带着越年龄的厚重历史纵深感和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光芒喷涌而出。
从人类文明星火初燃的蒙昧,到科技爆炸照亮寰宇的辉煌,再落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如何坚守信念、点燃属于自己的光芒……立意高远,论证磅礴,文采斐然,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不属于十七岁少年的、阅尽沧桑的冷冽。
他写得飞快,答题卡上黑色的字迹迅填满一个又一个空白区域。
整个过程中,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眼神专注得可怕,却又空洞得仿佛灵魂抽离,只剩下高运转的执行机器。
监考老师从他身边走过几次,目光落在他那几乎从未停歇的笔尖和迅被填满的答题卡上,眼中都掠过一丝惊异。
这度……太惊人了!
而且看他答题的流畅度,显然不是胡乱填写。
时间在笔尖下飞流逝。
当陈羽墨流畅地写下作文的最后一个句号,将笔轻轻搁在桌面上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整整一个小时零十分钟。
他缓缓抬起头。
窗外,灰暗的天空不知何时飘起了细密的雨丝,无声地打在玻璃窗上,蜿蜒流下。
考场内,其他考生大多还在奋笔疾书,眉头紧锁,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盯着试卷呆,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焦灼。
翻动试卷的声音、压抑的咳嗽声、笔尖划过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
陈羽墨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他完成了。
以一种碾压的姿态。
但这对他而言毫无意义。
他的战场,在考场之外,在十年后那片血与火的废墟之上。
他重新闭上眼,意识沉入脑海深处。
幽蓝色的“烛龙”
核心结构无声旋转着。
【宿主任务执行报告:】
【高考语文科目答题完成度:100。
】
【答案匹配度分析:与预设‘历史轨迹伪装模型’契合度:993(误差源于主观题表述细微差异)。
】
【预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