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清空赵老三的钱匣子(1 / 2)

加入书签

要不是赵老三跟张建国熟识,这七拐八拐的钻小巷子,还真以为他是劫道的。

“到了,三哥。”

张建国指了指翘以盼的王一水,说道。

赵老三一看竟然是板车拉来的,那肯定有不少,快走两步迎上去。

他揭开板车上的芦苇一看。

好家伙,鳌花、野鸭、鸭蛋,满满当当。

“建国,你这是要把我钱匣子清空啊?”

“哈哈,三哥要是吃不掉,那咱再往其他公社跑一跑。”

“别啊,先看看有多少,野鸭和鸭蛋肯定没问题,这鱼嘛容易坏,我尽量。”

张建国看了一眼满眼都是人民币的王一水,便问道:

“一水,你是想单独算,还是跟我一起算?”

“啊?建国哥,我今天就是来给你帮忙的,你给点跑路费就行了,不用给我单独算。”

“哎呀,行啦,你跟我客气啥,那就一起算,待会再说。”

“好嘞!”

王一水帮忙把野鸭装到麻袋,挂到秤钩上,然后和张建国一人一边抬着木棍,过秤。

赵老三拨弄秤砣。

“建国,你看下,野鸭72斤。”

赵老三又把鸭蛋小心翼翼装到麻袋里,过秤。

“野鸭蛋5o斤。”

“嘿嘿,没想到今天收成还真的不错。”

“建国,这么多好货看得我都眼红,哪天三哥的生意做不下去,你可要带带我。”

“哈哈,哪里的话,咱哪能天天有这么好的收成?要是天天这么抓,整个东北的野鸭都被我俩抓绝种咯!

再说我这是出苦力,你那是俏活,动动嘴皮,能一样嘛?”

“嘿,都不容易,咱们先把野鸭和鸭蛋的钱算一算。

野鸭跟野鸡一样,七毛一斤,野鸭蛋八毛,可以吧?”

赵老三出的价格就比零售价低了一两毛,算是公道价。

而且他的摊子是整个公社除了国营肉铺最大的肉摊。

要是不卖给他,恐怕还得走几十里地儿去其他公社。

“行,没问题,三哥从来不亏待咱!”

“那就装货?”

王一水一听,把芦苇杆铺在赵老三的板车下边垫着,再小心翼翼的把装着野鸭蛋的麻布袋搬上去,然后再是野鸭。

赵老三也打开钱匣子,数了九十块四毛,递给张建国。

“建国,你看咱钱匣子真的快被你清空了。”

赵老三说完还把钱匣子亮给张建国看了看,确实剩下一大堆毛票,再加上零星几张大团结。

“哈哈,那这鱼?”

“害,能收多少收多少吧,不过这钱我可能得先欠着,拿猪肉抵也行。”

“过秤!”

张建国把装满鱼的背篓钩在秤钩上,奋力一抬。

“建国,你这啥鱼都有,我就按平均价来收了哈,62斤!”

赵老三考虑到其中鳌花比较多,而且鳌花算是比较名贵的淡水鱼,所以总体价格稍微往上抬了抬,算八毛一斤。

赵老三数了数钱匣子,把毛票都算上也只有四十多块。

“哈哈,你看我这生意做的,连钱都没了。”

“三哥,我跟一水正好也好久没尝到鱼的滋味,咱就拿几条下来自己吃。”

张建国说完就从背篓里拿了四条两三斤重的鳌花。

再一过秤,正好五十斤。

“行啦,正好!”

王一水把背篓搬到赵老三的车上,张建国收钱,钱货两清。

“行,那我得赶紧回去了,把货分一部分送到县城去,咱们公社人流量小,怕是吃不掉。”

“行,一水,你帮三哥推过去。”

张建国说完也拉着板车跟在赵老三的身后,到了肉摊。

“三哥,帮我割两条五花肉呗,一条三斤左右。”

“好嘞,这么快就见到回头钱啦,哈哈!”

赵老三两刀下去,两条白花花的五花肉齐刷刷的摆在案板上。

“整整六斤,四块八毛。”

“好嘞。”

张建国付了钱,便把五花肉扔到车上的背篓,扛起猎枪,跟赵老三打了个招呼,就往国营饭店走。

“建国哥,咱这是干嘛呢?”

“干嘛?你肚子不饿啊,走,我请客,去吃点!”

“下馆子?”

“嗯啊,赚了钱不下馆子留着下崽啊?”

“哈哈哈,太好啦!

我拉板车的时候,我爹还不乐意,要是知道我今天跟建国哥吃香的喝辣的,估计他下巴都得掉下来。”

下午两点,过了饭点,饭店里没什么人,俩人就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朝服务员招了招手。

“同志,点菜。”

服务员没两眼朝天,叉着腰把把一张菜单丢在桌上。

“快点!”

国营商店和饭馆普遍都是这种态度,他俩也见怪不怪。

“来个土豆丝,再来个红烧肉,大米饭来两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