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7章 见证历史!光刻机与芯片(2 / 4)

加入书签

儿倒是不尴尬,因为她在某一刻被张浩与专家之间的话题所吸引。

    “这前后的公式不一致,因为是两种合金的复合计算办法,前者是普通新合金,后者是超级合金。”

    “这两个公式虽然一个简单,一个困难,但本质上是可以一次性算出超耐高温,抗辐射,高强度数值的,咱们拿最近在制作的碳化多重增强复合材料举例...”

    看着张浩拿着纸笔,书写出的密密麻麻的计算过程,数学白痴的顾婉儿基本上已经快昏了。

    但她还是萌生出了一个想法:“他,好厉害!!!”

    午饭过后,休息了几分钟,工作模式照旧。

    第四天,也一直是这么一个模式,没什么变化。

    不过当时间来到第五天,张浩开始放下手头的软件工作,前往龍科院,军研所的几个光学实验室,复合材料工作室,机械系统工作室。

    按照前几天晚上,与贾维斯商讨的,模拟制定的计划,开始首先攻克光刻机的几大难点。

    即光源,高精密透镜,物镜,掩模版,光刻胶,曝光技术等。

    由于具体计划,早在脑海里,所以这个过程几乎只是对模拟的现实复刻。

    所结合技术,皆来源于钢铁战衣功能技术,及宇宙空天战机功能技术等,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

    所以这波攻克,就算是在大家都帮不上忙的情况下,张浩一个人搞也搞得很快。

    一天半的时间,便全部搞定。

    在此期间,张浩的身旁,仅有唐国森,顾振华,顾清明,以及一些抽签抽到的院士们的陪同。

    可但凡是亲眼见到张浩实验到成品过程的人,都只会惊愕地感叹一句:“人才,这是个复合型的人才,我龍国科研界来了一位即将升起的新星!!!”

    就这几天,张浩几乎是完全展现了,自己在材料学,光学,机械学,化学,集成电路学的所有能力。

    甚至在设计方面,科研领导方面,规划方面,也是没有任何的毛病。

    为之前大家的疑问,钢铁战衣及宇宙空天战机,是否为张浩独自完成的事情,再填强力的佐证!!!

    第六天下午返回飞行试验研究院,张浩没有闲着,开始了光刻机软件部分的订正与补充。

    与此同时,由各个院士们齐心开展的,光刻机硬件安装工作,也同步开展。

    晚上吃完饭,谁都没有离开的意思,颇有一种想一口气给光刻机弄出来的气势。

    于是,经过一晚上的赶工,一大早,由几十万个精密零部件及电子元件,光学元件,机械元件组成的光刻机,率先被组装了出来。

    而软件部分的订正与补充,是第七天中午完成的,下午花了几个小时,对硬件软件进行适配调整后。

    成品光刻机被弄了出来,并开始了第一次的芯片试做,这一刻,每个人都屏气凝神。

    虽说光刻机从设计到整体硬件,软件开发,都是按照张浩的总设计进行的,很多技术大家都看不懂,不明白,说白了都是打下手的。

    但毕竟参与过,一荣俱荣,一损具损嘛,大家对于这个结果还是蛮期待的。

    框叱--框叱--框叱--

    随着光刻机开始运作,张浩紧盯操作台,认真监测每一步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67章见证历史!光刻机与芯片,浩神,请授我一拜(第2/2页)

    不多时,第一枚芯片被做了出来,但对于芯片的成品率,张浩很不满意:“可用部分只有40%,不行,还得改良改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