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九幽疑云(1 / 3)

加入书签

百族盟约的缔结,标志着水蓝之星抵抗“虚无之影”

的力量初步整合。

然而,张初九和竹竺深知,盟约的签署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纸上条文转化为有效的协同行动,以及应对那些尚未加入盟约或持观望态度的势力。

其中,最为神秘且态度暧昧的,便是执掌轮回秩序、位于阴阳交界之地的“九幽”

九幽使者虽在之前的危机中因流亡者扰乱阴阳而表态震怒,并在盟约仪式上派代表观礼,但其核心层始终未明确表态加入联盟,对共享情报和资源的要求也反应冷淡。

这种然物外的态度,让张初九和竹竺感到一丝不安。

轮回秩序关乎生命根本,若九幽在关键时刻置身事外甚至出现变故,对整个防线的稳定性将是巨大隐患。

“九幽之地,自成法则,与阳世牵连甚深却又界限分明。”

玉虚子谈及此处,神色颇为凝重,“历代先贤笔记中,对九幽记载甚少,只知其有十殿阎罗执掌轮回,下有万千鬼差各司其职。

然其内部运作、势力划分,乃至其对‘虚无之影’这等越常规生死法则之威胁的态度,外界皆难以揣度。”

竹竺凭借源初之种对生命流的感知,也察觉到一丝异常:“近期,通过生命网络感应到的轮回流转,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滞涩感,虽不影响大局,但……就像清澈溪流中混入了一缕难以察觉的浊丝。

这或许是我的错觉,但也可能与九幽内部状况有关。”

正当他们商议是否该主动与九幽进行更深入接触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僵局。

数个依附于联盟的妖族部落和人类城邦,接连报告有重要成员在寿元未尽、无病无灾的情况下离奇“失魂”

,肉身完好,但魂魄无踪,连擅长招魂的修士和通灵的妖仙都束手无策。

更诡异的是,这些失魂事件都生在月圆之夜,且地点均靠近一些古老的阴脉节点。

此事迅上报至联盟长老议事会。

张初九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鬼物作祟或修行意外,其背后很可能涉及九幽秩序的变动。

“必须派人前往九幽查探。”

张初九在议事会上提出,“此事关乎生灵根本,且可能与我等抵御的大劫相关,九幽没有理由拒绝合理的调查请求。”

然而,派谁去?如何进入九幽?又如何确保使者安全归来?这些都是难题。

九幽不同于阳世任何一地,其环境对生者极度排斥,寻常修士闯入,轻则魂魄受损,重则永世沉沦。

经过慎重讨论,并征求了九幽观礼使者的意见(使者态度模糊,仅表示可按“古礼”

递上拜帖,但无法保证结果),联盟最终决定组建一支特殊的调查团。

成员需满足以下条件:实力足够自保、对生死法则有一定理解、且能得到九幽某种程度的“认可”

张初九和竹竺主动请缨。

张初九作为仲裁官,曾处理过涉及维度亡魂的案例,对非生非死状态的能量体有一定了解;竹竺的源初之种蕴含生命本源之力,或可中和九幽的死寂之气,且她对生命流的感知能帮助追踪异常。

此外,联盟还邀请了佛门的金蝉法师(其佛法对阴邪有克制净化之效)以及一位对幽冥鬼道颇有研究的散仙“冥河老人”

同行。

通过九幽使者提供的临时通道,调查团踏入了一片灰蒙蒙、光线黯淡的世界。

这里没有日月星辰,天空永远是一种压抑的昏黄色。

脚下是荒芜的原野,偶尔可见扭曲的怪石和枯萎的黑色植物。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腐臭和一种令人心神不宁的低语声。

“此地阴气极重,生者不宜久留。”

冥河老人提醒道,他祭出一盏幽灯,灯光所及之处,周围的低语声稍稍退却。

他们按照古礼,前往第一站——“鬼门关”

巨大的关隘由不知名的黑色巨石垒成,散着冰冷威严的气息。

守关的鬼将身形高大,面容模糊,只有眼中跳动着幽蓝色的火焰。

查验了拜帖和联盟信物后,鬼将沉默地放行,但警告他们必须遵循九幽律法,不得擅闯禁地。

进入九幽腹地,景象愈奇诡。

有浩瀚的“忘川河”

水浪滔滔,河中沉浮着无数模糊的魂影;有高耸的“判官殿”

肃穆庄严,隐约传来审判之音;更有无数鬼差押解着长长的亡魂队伍,走向未知的深处。

一切都秩序井然,但调查团成员都能感觉到,在这份秩序之下,隐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感。

他们先拜会了负责接引和初步审判的“秦广王”

殿内气氛压抑,秦广王端坐高台,面容模糊不清,声音如同金石摩擦:“阳间使者,所为何来?”

张初九上前,不卑不亢地陈述了阳间生的离奇失魂事件,并表达了联盟的担忧,希望九幽能协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