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百四十八章 滚雪球(3 / 4)
推算。
“除了债务,还有改建费用,别忘了。”韩易无奈地干笑了两声,“就在这种情况下,玛拉拿他今年还启动了一项一亿欧元的酒店改建计划,光是在杜罗伊酒店的整体翻新上面,就签了总金额超过五千万欧元的合同。”
“这么愚蠢的团队,怎么能培育出这么大规模的公司呢?”麦迪逊单手撑住脸颊,发出一声感慨。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韩易引用海格尔的名言作答,“每个人都认为他们可以控制雪球,因为当他们刚开始滚雪球时,它看起来还没有那么可怕。”
“那么现在,你准备怎么办?”徐忆如询问,“也放弃掉这个项目?”
“我不会去触碰这场被称为“玛拉拿他”的灾难,这是肯定的。这个名字宗教意味太浓了,也……太乐观了。”
玛拉拿他,Maranatha,是一个阿拉姆语词汇,只在圣经新约里出现过一次。早期在罗马治下,受到迫害和捕杀的基督徒,用这个短语来互相激励。
它的意思是——主必要来。
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救世主身上,也许玛拉拿他酒店集团的命运,从他们取这个名字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我没有办法挽救一家已经病入膏肓的公司,我也不想用那么多钱去尝试挽救它。但也许进入破产接管程序之后,那些迫切想要看到资金回笼,把本金至少收回一部分的投资人,会乐于见到我入场收购一些资产。”
“所以当他们曝尸荒野之后,你就会像秃鹫那样绕着他们打转,试着给自己叼一块肉走。”麦迪逊的总结很是精辟。
“That's one way to put it。”韩易撇撇嘴,只要那些在巴黎和尼斯的资产足够优质,能够让他获得强烈的正面情绪反馈,他不太在意自己干的是不是跟秃鹫一样的活儿。
“我的意思是,这绝对是投资的一种方式,但是……”
“没关系,麦蒂,说你想说的心里话。”
“我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上肯定有其他更优质的项目在等着你。”
麦迪逊看了一眼认真倾听的徐忆如,又看了一眼虽然把手机倒扣着放在桌面上,什么也没看,但依旧走了神的赵宥真,缓声说道。
“我对投资不太了解,毕竟直到最近,我才开始存得下来钱来。但我正在努力尝试着负责任地管理我的财富,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接触和学习。我知道的越多,就越觉得做一笔投资和录一张唱片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你看,作为艺术家,我们可以自己创作歌曲,这就相当于是不对外投资,自己建立公司了。有的人适合这样做,因为他们有高超的创作天赋,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这些人创作出来的歌曲,或者说‘公司’,有很大概率能够获得成功。”
“但也有的人,像我一样,还在学习阶段。如果让我自己贸然去创建一个‘公司’,那大概率是会失败的。所以,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去找有潜力的企业‘投资’——即搜罗一些好歌回来给自己唱,你能跟上我的类比吗?”
“这个类比也不是很难跟上啊。”韩易笑了笑。
“那就好……好了,话说回来,单凭我自己的力量,我找不到什么好歌,因为认识的创作者有限,资源不足。所以,我必须得签约厂牌,借助他们A&R部门的力量,帮我去找市面上最有商业潜力的单曲,放到专辑里。”麦迪逊单手抚着胸口,“这是最正常的流程,对吧?我们都清楚。”
“是的。”韩易颔首应道。
“现在,你就是我,你要找的好歌就是外面那些优质投资项目,而A&R,就是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