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霍家年关上--润物细无声(1 / 2)

加入书签

北方的冬晨,天光来得晚。

刚过六点,窗外还是一片沉沉的靛蓝色,姜穗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了。

她披上厚棉袄,看了眼还在睡的霍靖宇,悄悄拉开房门。

厨房里已经亮着灯,周蕙兰正在灶台前忙活。

见姜穗进来,她略显惊讶:“起这么早?”

“习惯了在海岛早起。”

姜穗笑了笑,自然地走到水盆前洗手,道:“妈,我来帮您。”

听闻姜穗的改口,周蕙兰愣了一下,但没拒绝,递给她一把青菜,很随意道:

“把这洗了,待会炒个青菜豆腐。”

姜穗接过菜,动作麻利地开始清洗。

冰冷的水刺得她手指红,她却没半点迟疑。

周蕙兰在一旁和面,余光却打量着这个三儿媳。

“在岛上,你们早上都吃什么?”

周蕙兰状似随意地问。

“多是稀饭配小菜,有时也做米粉。”

姜穗边洗菜边说,“海岛湿热,早上吃得清淡些。

不过靖宇喜欢面食,我偶尔也学着做馒头包子。”

周蕙兰点点头,没再接话。

厨房里只剩下切菜声和灶火的噼啪声。

“妈,这肉切薄片还是厚片?”

姜穗拿起一块猪肉问道。

“薄片吧,炒白菜。”

周蕙兰说完,忍不住补了一句,“你会切肉?”

姜穗笑了笑,没答话,只拿起菜刀。

只见她手起刀落,刀法娴熟,肉片厚薄均匀,度竟不比周蕙兰这个做了几十年饭的老手慢。

周蕙兰看得有些吃惊:“你这刀工不错啊。”

“在岛上经常帮厨,练出来了。”

姜穗轻描淡写地带过,没提自己前世在餐饮行业打拼多年的经历。

这时,王芸也揉着眼睛走进厨房,看见姜穗已经在帮忙,愣了一下:

“弟妹这么早?”

“大嫂早。”

姜穗笑着打招呼,“我帮着打打下手。”

王芸看了眼姜穗切好的肉片,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挽起袖子:

“妈,我来和面吧,您歇会儿。”

周蕙兰摆摆手:“不用,都快和好了。

你去把孩子们叫起来,一会儿该吃饭了。”

早饭时,霍家一大家子围坐在圆桌旁。

霍父霍云龙坐在主位,周蕙兰和三个儿子、两个儿媳以及孙辈小军团团坐定。

“爸,您尝尝这个。”

姜穗将一小碟酱菜推到霍云龙面前,

“这是我从岛上带来的,自己腌的。”

霍云龙夹了一筷子,点点头:“不错,爽口。”

霍靖川笑着打趣:“老三,你这媳妇挺会照顾人啊。”

霍靖宇给姜穗夹了个馒头,语气平静:“二哥吃你的饭。”

李梅瞥了眼姜穗,小声对霍靖川说:“瞧把老三美的。”

饭后,男人们出门上班,孩子们在院里玩耍,女人们开始准备年货。

北方过年讲究蒸馒头、包饺子、炸酥肉,活儿不少。

周蕙兰指挥着两个儿媳和姜穗一起和面、剁馅,自己则在旁边指导。

王芸显然是做惯了这些的,动作熟练,

李梅则有些手忙脚乱,不时被周蕙兰说两句。

“芸儿,面要和得再硬些,梅子,你那馅剁得太粗了……”

周蕙兰转头看见姜穗正在揉面,手法老道,不禁多看了两眼,

“穗儿做过北方面食?”

姜穗手上不停:“跟靖宇学过一点,也在书上看过。”

……

中午,小军从外面跑回来,小脸通红,不住地咳嗽。

王芸摸了摸儿子的额头,有些着急:“这孩子,怕是昨儿玩雪冻着了。”

姜穗放下手中的活,走过去:“大嫂,我看看。”

她轻轻摸了摸小军的额头,又看了看他的舌苔:

“有点风寒感冒,不严重。

我带了点自制的儿童保健糖丸,给他吃两颗看看。”

王芸犹豫了一下,周蕙兰开口道:“让孩子试试吧,穗儿懂医。”

姜穗从行李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两颗棕色的小药丸。

小军起初不肯吃,但闻到药丸甜甜的香气,便试探着放进嘴里,眼睛一亮:

“甜的!”

“里面加了点蜂蜜。”

姜穗笑着解释。

说来也怪,小军吃了药丸,下午精神就好多了,咳嗽也减轻了。

王芸看在眼里,对姜穗的态度明显亲切了许多。

“弟妹,你这药丸真管用,在哪儿学的医啊?”

王芸一边包饺子一边问。

姜穗熟练地捏着饺子皮:

“自学的,也跟岛上的老中医学过一点。

海岛缺医少药,军属们有点小病小痛都来找我,慢慢就积累了些经验。”

李梅插嘴:“听说你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