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练不对会死人啊这章之前进去了改了改(1 / 2)
日本人办这种比武大会并不少见。
从八国侵华后,各方势力经常有举办。
多数由大势力组织,打擂台的目的也各有不同。
十三年前年沪上帮派之争,黄金荣牵头,签生死状,死伤自负,赌约是两个码头的货物和归属权。
参与者擂亡13人,伤不计其数。
最终青帮赢下斗擂。
十一年前成都青羊宫打金章擂台大赛。
军政当局以团结尚武为号召,在成都青羊宫举行次全省打擂。
比赛采取淘汰制,选手通过比赛依次争夺“蓝章”
“银章”
“金章”
,获得金章的人会受到隆重的表彰和金银,并有机会被聘请当私人保镖。
这对普通武人,乃至一些稍微落魄的门派是致命吸引。
当时并非生死斗,但第一次举办,也失手打死七人。
真正的高手对决,不好留手,很可能留手便被反杀。
据说后世举办过一次国术大赛,开赛当天伤亡十几个,紧急叫停了。
直到再次举办,有了很多限制规则和护具,这才没再死人。
不过依旧有人重伤。
后世任何格斗比赛都有了规则,不然打一次死几十个人,谁承受得住?
这次日本人要在奉天办中日亲善比武大会,打的旗号是给东北灾民筹集过冬善款,每一场擂,不论输赢,中日亲善会捐出1000大洋,用于赈灾。
而且对决的武师,每赢一场,也得一百大洋!
累计计算,打到前三名,至少能拿一千大洋。
夺冠,有一万大洋和东三省第一勇士的称号。
这种称呼也是居心叵测,冠以伪满洲国的称号,很像满清第一大力士。
不过即便如此,也让人趋之若鹜。
乱世生存,大部分武人想的都是如何活着,如何带着门派家人活得更好。
这些钱不是小数目,对于一些小门派来说,几年也赚不到一千大洋,给人押镖做保,一趟最多几十大洋,那也是用命在博。
打擂也是一样,而且钱更多,还有机会扬名。
并且中日擂台,打的都日本人,能吸引更多成名高手。
真让自己人厮杀,很多武林有头有脸的人不会来,即便缺钱,也拉不下脸。
但和日本人比武,还能一样?
扬我国威的事,到时候来的高手不会少。
不过陈湛也知道,日本人既然支持马三举办这种大赛,必然不可能只靠马三一人,不知道有多少后手等着。
宫二没再多问,二人交情还不到那种程度,说是交易更恰当。
陈湛悄然从宫家大宅离开,辗转几个胡同,与叶凝真碰面。
“怎么样?有眉目吗?”
“嗯,不过在城外,这事还得让盗门去做。”
南城很穷,连点光亮都没有,深夜一片寂寥,二人在夜里轻轻走着,踏雪无声。
偶然窜过不知什么野物,“哒哒”
的跑过,“咚”
的一声,撞在路边枣树上,将树上积雪簌簌撞落。
二人对视一眼,上前一看,撞懵动物一身棕灰色毛,一脸清澈愚蠢。
居然是只“傻狍子”
。
这东西难吃也难养,两人不管它,径直返回馆的小院。
“让盗门打探消息,还是力所能及,做那事便是覆巢之危,盗门的人会跟咱们一起疯吗。”
路上叶凝真又道。
“非常时期,由不得他们。”
陈湛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太恐怖,不该拖别人下水。
但很多时候,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他什么都不做,日本人也会做绝,做惨,不如提前反抗,杀个天翻地覆,乾坤倒转。
到了小院,二人也不打算睡觉,便在院中练功。
叶凝真的伤彻底好了,这些日子跟陈湛多番切磋,八卦掌也有几分进步。
大摔碑手是化劲之上的劲技巧,按理说叶凝真学起来还有些勉强。
但在陈湛简化和手把手教学之下,只练几招要点和体会劲方式,还是不成问题。
练拳术,不是神功秘籍,拿本书找个没人的地方,潜心修炼载,十来年,出门便是绝世高手。
若有人拿本形意拳谱,自己闷头练。
最大的可能是练个载,入不了门,三体式歪歪斜斜,一点力不涨,浪费时间。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练岔气,练出一身毛病。
古往今来,任何一门拳术的祖师爷,都不是一个人站家里钻研出的功法。
拳法最先出自军阵、战场、与人对练,慢慢摸索出来,再倒推回去,研究练法,研究当初是什么巧合之下,涨了力气,练出东西。
所以武林成了最重师承的一条路。
别的技法,三教九流,很多能通过看,观摩研究,便学个七七八八,天赋高者还能在原作基础上加工,推陈出新。
但唯独练拳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