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时代影响力,邵维鼎的分量(2 / 4)

加入书签

扩大规模,但主要市场还是在发行电影的原声带。

不过凭借着手上的签约艺人还有庞大的版权库。

常年占据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的地位。

仅仅在哥伦比亚唱片之下。

如今哥伦比亚唱片又和环球唱片、迪卡唱片这些大中型唱片合作,体量得到了巨幅扩张。

谁都能料得到,下一步这家新组建的鼎峰音乐会有大动作。

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大动作竟然会是押注在一个陌生的介质标准上。

“现在索尼和飞利浦那边已经开足马力,摆明了是要推行这个cd标准。宝丽金作为欧洲第二大唱片公司,也明确站队了cd标准,和飞利浦同进同出。”

华纳音乐的cEo分析着局势:“之前哥伦比亚唱片也是为索尼站台,支持cd。”

“但站台是站台,可现在真金白银的掏出了三千五百万美元,这个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市场部总监沉重点头:“没错,这代表鼎峰下场了,他们在押注这个cd标准。”

旁边立刻有人问:“那我们应该跟进吗?”

华纳音乐的cEo摆摆手:“先不急,索尼和飞利浦是cd标准的主推者也是专利持有者,他们是利益方,看上次发布会,鼎峰就算不是利益方也是合作方。”

“现在还摸不准市场对于这个新的介质标准的接受度,等他们先打开市场,再跟进不迟。”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毫无疑问,华纳音乐的cEo,已经将这个cd记在了心里。

原本在他的想法,高品质有黑胶唱片,低品质靠向平民受众的有磁带。

这两大类介质,已经将上下游的音乐唱片市场都给包圆了。

再来一个价格比磁带高,音质只高一点,高又高不过黑胶的新标准。

听众消费者真的会愿意为了那一丁点的音质提升,花更多的钱吗?

做生意这么多年,他太清楚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

这个想法,不仅仅出现在华纳音乐。

其他唱片公司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首年cd销量,只有区区几百万的现实原因。

别说是华纳音乐了,可能就是索尼、飞利浦都不会料到cd的巨大市场潜力。

可邵维鼎却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其他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全球经济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已经在悄然复苏。

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会逐年提升,消费能力逐步提高,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长。

别说比磁带贵一点价格了,只要cd的音质真的好。

甚至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贵几十倍,都会有人趋之若鹜。

而随着鼎峰娱乐的一连番动作的逐步落实。

受到震动最大的,还不是这些唱片公司。

而是远在日本的索尼,以及远在欧洲的飞利浦。

鼎峰音乐的消息公布当天。

无论是索尼,还是飞利浦的股价,都来了一波大幅度抬升。

资本的目光,正式投注在了cd之上。

“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索尼总部。

盛田昭夫猛拍大贺典雄的肩膀,目光炯炯:“让邵维鼎成为我们的合作方,绝对是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大贺典雄不经意的揉了揉拍红了的肩膀,“社长,我早说过了,邵维鼎这个人格局很大,目光长远,他看得到cd的未来。”

“可笑其他那些唱片公司驻足不前,等着我们为他们趟水过河。”

“但他们忘了,真到了一两年后,市场形成。”

“专利授权费可就不是今天这个价格了。”

“你说的没错。”盛田昭夫情绪稳定了不少,认真道:“关于鼎峰建cd工厂的事情,需要什么设备,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的,你全力配合,我们索尼要协助鼎峰将北美的这家cd工厂建设成模范工厂。”

“另外,你还要联络飞利浦那边,cd播放机要加速准备上市了,这一次我们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内容已经箭在弦上,可最为关键的播放内容的载体,得趁着这波东风,“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鼎峰音乐的全力支持,索尼股价的大幅度上涨,给了他莫大的勇气。

“说到支持,还真有一桩事情,需要集团的点头。”大贺典雄抬起头说着。

盛田昭夫随口问道:“什么事?”

“cd播放机的一些核心专利授权问题。”大贺典雄解释道:“之前我们是只授权给了屈臣氏电器,同意屈臣氏成为标准制定方之一,换取哥伦比亚唱片的内容支持。”

“现在夏普也被鼎峰收购了,邵维鼎有意让夏普也加入到cd播放机的生产当中。”

盛田昭夫了解了:“两家品牌,一同生产。邵维鼎这是打算养蛊?”

“也不叫养蛊,就是双向发展。一个偏向中低端市场,一个专注高端市场,进行全覆盖经营。”

大贺典雄是负责索尼cd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