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王都的蛤蟆(1 / 2)

加入书签

当白安年迈步走进议事堂时,其他几位巡察使都已在座。

上首位坐着三人。

景和和古渡县县令胡大人一左一右。

居中则是一个没见过的男人,身形胖硕,双眼细小,鼻子扁而大,嘴巴抿着,一张圆脸又白又平,看着像是白面蒸的大馒头,但坐在那里颇有威势。

景和自不用言,负责古渡县巡察院衙署的所有事务。

而县令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官,和铁符巡察使一个品秩,可毕竟是此地的父母官,手中权利很大。

等白安年也坐下后,景和才悠悠地开口:“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大人是吏部主事蔡僖蔡大人,从王都来镇江府办理公事。”

王都来的,那也就是京官。

虽然巡察使们都并不在意,但也都客气的附和了一声。

“见过蔡主事。”

“蔡大人有礼了。”

心中也不免好奇,这位王都吏部的蔡大人,来古渡县做什么。

蔡僖坐在椅子里,含糊的嗯了一声,挥了下手:“既然拜见过本官了,就都回去吧,叫白安年的巡察使独自留下就行了。”

在座的巡察使都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将他们叫过来,就是为了见一面?

心中都不免感觉有些不满,纷纷起身,甩了下袖子,转身大步走出了议事堂。

坐在一旁的景和也皱了下眉。

这位蔡主事从陆地飞舟上下来后,就要衙署中所有巡察使全都亲自面见他,本以为是有什么重要的公事要传达,结果只是让所有人来拜见他一面?

很快,议事堂里就只剩下了四个人。

下面两排椅子,只剩下白安年还坐在那里。

他看向了这位蔡主事。

几日之前,他从狄院使那里听到过面前这位,是王都派下来负责与巡察院共同商定招揽拉拢宗门弟子事宜的。

“你……”

蔡僖是从王都来的,与镇江府相隔了十几万里,两地的口音腔调明显也有些许的不同。

乍听起来就像是掐着嗓子一样,不是说的“你”而是“捏”。

“你就是白安年?”蔡主事掀了下眼皮,让不大的眼睛睁开了一些,嘴角噙着不屑的冷笑。

不等白安年回应,他就自顾自的接着往下说:“前几日,狄烨回去后,向本官汇报了与宗门弟子磋商的成果,听过之后,本官很是不满意!”

“成与不成,本官倒不那么在乎。”

“呵,在咱们大康朝廷,有十五州之地,人杰地灵,向来不缺那天资好的!”

“是国主陛下宅心仁厚,想要给这些宗门里的弟子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

“可有人呢,不仅不知好歹,不懂感激!”

话说到这里,蔡僖的语气加重了许多。

“一个小小大道司南,不见得比王城护城河里的蛤蟆金贵,竟狮子大开口,赐下将近五百金的好处还不知足,竟然提出十倍来!”

“简直,滑稽!可笑!”

这位蔡主事话说到一半,白安年就听明白了,这说的就是他了,似乎是来“兴师问罪”的。

等听到把他比成了护城河里的蛤蟆,他也只是眼皮动了一下。

而景和也是此刻才意识到,这位王城来的吏部主事蔡大人,来者不善啊!

按理来说,这位蔡主事同为大道门人,也只是正五品,比院使还要低半级,和他同品阶。

可正所谓,京官大三级!

这位蔡主事能够在王都那种地方担任吏部主事,可见定然出身不凡。

所以他景和也只能居于一侧,以礼相待。

可在察觉到蔡主事“剑指”白安年,景和也不能坐视不理了。

一来,白安年虽然是宗门弟子,可现在毕竟是他的下属同僚,理应袒护。

还有,他也担心这位蔡大人说的做的太过分,把事情闹大,不好收场。

裴凌霜就是前车之鉴!

“蔡主事,此话不妥吧,毕竟,招揽一事,乃是自愿……”

见景和反驳了自己,替白安年说话,蔡僖重重的哼了一声,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难道本官说错了?还是你这个玉符巡察使认为,他白安年值得上五千大康金钱来招揽?荒谬之极!”

刚刚被这位蔡主事讽刺嘲笑,白安年浑不在意,只是区区几句言语而已,在他的心里掀不起半点波澜。

可是见到景和替自己说话,也遭了这个蔡主事的怒斥,眼神渐冷了下来。

他适时的开了口,嗓音不大,但一清二楚。

“蔡主事说的倒是有些道理!”

“王城的蛤蟆,的确不一般。”

说话的时候,他也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这个蔡主事,眼神中满是戏谑。

蔡僖也不傻,腾得就站了起来,脸上的肉抖了三抖:“你此话何意?!”

把他当蛤蟆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