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初心星海中的新生纽带(1 / 5)

加入书签

艾拉的星舰穿梭在宇宙偏远星域带时,光刃的忆核结晶首次呈现出“微光待哺态”——原本环绕生命金核心的各模式色彩(创序蓝、灵序金、根融银等)在此处变得黯淡,像缺乏养分的枝叶;生命金能量虽仍稳定,却难以与周边星域产生共鸣,刃身表面不时掠过“空白能量波纹”,那是尚未接入宇宙平衡网络的星域发出的微弱信号。星舰的“初心共鸣监测仪”(基于宇宙平衡守护仪升级)显示,这片“星尘遗落带”(因远离平衡枢纽被称为遗落带)的“初心共鸣度”仅为0.3(满分为5,越低代表越难接收平衡理念),98%的星域处于“孤立自保态”:62%的“资源紧缺星域”因长期能量匮乏,专注于争夺有限资源,无暇关注外界;28%的“创伤记忆星域”曾因外来干预陷入危机,对外界充满戒备;8%的“原始发展星域”文明程度较低,尚未形成成熟的平衡认知;遗落带核心的“星尘枢纽”(区域能量中转站,非宇宙级)已因“长期缺乏维护”濒临报废,仅能为30%的周边星域提供基础能量,且每天都有2-3个星域因能量中断彻底失联;遗落带内最具代表性的“拾光星域”,居民靠“星尘采集”勉强生存——他们乘坐简陋的“拾光船”,在危险的星尘流中收集可转化为能量的星尘颗粒,每趟采集都伴随着5%的伤亡风险,却仍填不满能量缺口;拾光星域首领凯伦在全息通讯中声音沙哑:“我们试过联系平衡枢纽,可信号传不出去;我们也试过自己建能量站,可技术不够,建到一半就塌了。现在星尘流越来越狂暴,能采集的星尘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不出三个月,我们就会彻底失去能量,变成宇宙中的‘死星’。”

“艾拉导师,他们连‘安全采集星尘’都做不到,更别说理解‘平衡理念’了!”莉娜的全息影像带着沉重的焦虑,她身后的画面里,拾光星域一片“挣扎却绝望”的景象:拾光港的停机坪上,布满了破损的拾光船,船身上的裂痕还残留着星尘流冲击的痕迹;几位刚完成采集的拾光者,浑身沾满灰色星尘,其中一位年轻拾光者的手臂被星尘流划伤,鲜血渗透了简陋的防护衣,却只是简单包扎后就再次走向拾光船——“今天要是采不到足够的星尘,家里的孩子就没法启动取暖器”;拾光镇中心的“能量分配站”前,居民们排着长队,每人手里拿着“星尘兑换卡”,却只能兑换到“基础生存能量的60%”,一位老人兑换完能量后,看着卡上归零的数字,无助地坐在路边,“我儿子上周在采集时没了,现在就剩我一个人,可这点能量,连饭都做不熟……”;星域边缘的“星尘监测站”,值班员盯着屏幕上“星尘流强度等级”——已升至危险的4级(最高5级),屏幕角落的“失联星域名单”不断增加,最新一条显示“邻域的‘碎星星域’已失联72小时,推测能量彻底耗尽”。

艾拉立刻调出拾光星域的“孤立史”:五十年前,拾光星域曾是平衡枢纽的“星尘资源供给区”,通过向枢纽输送星尘,换取能量与技术支持,居民生活稳定。但三十年前,平衡枢纽陷入模式对立,对偏远星域的支援中断,拾光星域的“星尘-能量转化技术”因缺乏维护逐渐失效,转化效率从80%降至30%;二十年前,一场超强星尘流摧毁了星域内唯一的“星尘精炼厂”,失去精炼的星尘能量杂质过多,进一步加剧了能量短缺;十年前,拾光星域尝试自主研发转化技术,却因缺乏核心数据失败,反而造成30%的居民因“能量杂质中毒”伤亡——这次失败让居民对外界技术彻底失去信任,也让星域彻底陷入孤立;如今,拾光星域的“星尘转化设备”已超期服役20年,故障频发,居民只能靠“原始采集+低效率转化”勉强维生,却不知道,他们手中的“星尘兑换卡”,背面还印着当年平衡枢纽的标志,只是早已被磨损得模糊不清。

“泽瑞,为什么本该共享资源的宇宙,会有星域在生死边缘挣扎?”艾拉的光刃抵在控制台的“星尘遗落带图谱”上,初心共鸣力尝试穿透星域的孤立屏障,却感受到一股“绝望的自我封闭”——不是因恐惧外来事物,而是因“多次求助无果后的自我放弃”,像在沙漠中迷路的人,明知有绿洲,却因体力耗尽再也迈不开脚步,“他们不是拒绝平衡理念,是连‘了解理念’的能量和机会都没有。”

泽瑞的触手在忆核结晶表面拆解“孤立停滞粒子”(从星尘遗落带捕捉的能量颗粒),触手上的发光斑点组成“遗落带平衡异化模型”:“正在解析……危机根源是‘平衡共享的断层化’。宇宙平衡本是‘资源共享、互助共生’的网络——像人体的血液循环,心脏(平衡枢纽)将养分输送到四肢(偏远星域),四肢的健康又反哺心脏;但现在的遗落带,就像被切断血管的四肢,既得不到养分,又无法反馈,只能逐渐枯萎。他们的孤立不是‘主动选择’,是‘被动遗弃’:平衡枢纽的模式对立导致支援中断,技术断层让他们失去自我发展能力,伤亡记忆让他们不敢轻易尝试新可能,最终陷入‘资源紧缺→风险采集→伤亡增加→更紧缺’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个循环,不能只传递理念,必须先解决‘生存刚需’,用实际帮助重建信任,才能让他们重新接入宇宙平衡网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