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意义虚无下的情感唤醒(2 / 5)

加入书签

释放出微量暖橙能量,轻轻触碰他的太阳穴——这是第282章提到的“情感意义能量”,试图唤醒他休眠的情感感知。

泰伦的身体微微一僵,眼神闪过一丝极淡的波动,像水面上的涟漪,瞬间消失:“该扶……扶完该修星轨……”他转身走向断裂的星轨,机械地拿起工具,甚至没看工具是否适合修理当前的裂痕。

“艾拉导师,能量无向漂流开始‘加速消耗’了!”莉娜的全息影像紧急接入,她举着星轨监测图,图上的能量流动方向切换频率从10分钟/次提升到3分钟/次,星轨光带的亮度以每小时10%的速度下降;忆心镇的星麦种植区,刚发芽的星麦因能量突然抽离,在10分钟内全部枯萎,居民们只是站在田埂上,看着枯萎的星麦,没有任何反应;更可怕的是,“行动停止者”的数量从37%升至52%,有人坐在地上,双手垂在身侧,连“按时吃饭”的习惯都已遗忘,“如果7天内不能唤醒情感意义,星轨的能量会彻底耗尽,所有居民都会变成‘无行动的活死人’,永远停留在原地!”

艾拉立刻前往星轨核心的“意义锚心室”——这里本该是储存“情感-意义联结记忆”的核心场所,如今却被改造成“习惯记忆库”:房间里堆满了“行动习惯芯片”(记录“何时种星麦、何时修星轨”的程序),墙上的屏幕循环播放“机械行动指南”,原本存放“意义核心晶核”的基座,被用来放置“习惯计时器”(提醒居民按时行动);几位“习惯维护员”正机械地给计时器上油,他们的手指精准却僵硬,连自己的名字都需要看手腕上的“习惯手环”才能想起。

“你们知道吗?这个基座上,曾经存放着能让你们‘想种星麦、想修星轨’的意义——比如看到孩子吃星麦时的笑容,会觉得‘值得’;看到家人安全地走在星轨旁,会觉得‘安心’。”艾拉指着基座,声音带着急切,“现在你们只是‘该做’,却没有‘想做’,再这样下去,即使按时行动,也会像枯萎的星麦,失去生命力。”

一位习惯维护员停下手中的动作,他的习惯手环突然闪烁“该吃饭”的提醒,他却没有动,只是茫然地看着手环:“想……是什么感觉?”这是他五年来第一次说出“想”这个字,眼神里第一次有了“困惑”,而非空洞。

“莫克,能制作‘意义唤醒仪’吗?”艾拉的光刃在控制台绘制仪器草图,核心是“情感体验提取模块”——不依赖过往的意义记忆(已湮灭),而是通过“当下的感官情感体验”(如触摸星麦的温热、感受孩子的拥抱、分享食物的温暖),激活休眠的情感感知神经,让居民从“体验中生成新的意义”,而非“从记忆中找回旧的意义”:“我们需要一种装置,不是‘告诉他们意义是什么’,而是‘让他们感受意义带来的情感’——比如让他们触摸刚成熟的星麦,感受‘收获的温暖’;让他们抱一抱孩子,感受‘心疼的柔软’,这些当下的情感,就是意义的火种。”

莫克的机械臂在全息投影中快速熔合材料,黑色铠甲上的活态金属同时流动着深银色(行动色)、暖橙色(情感色)与“体验粉”色(当下感官体验专属色),三种颜色在铠甲中心形成“意义生成结构”(体验粉为起点,暖橙为情感联结,深银为行动转化,代表“体验→情感→意义→行动”的闭环):“我们用第282章的初心守护仪核心,混合星瞳学院研发的‘情感共鸣晶’,制成了‘意义唤醒仪’。仪器有三个核心功能:‘感官唤醒’——模拟温暖、柔软、香甜等感官体验(如刚出炉的星麦面包的温度与香气);‘情感激活’——刺激情感感知神经,让居民从感官体验中产生‘愉悦’‘心疼’等情绪;‘意义生成’——引导居民将情感与行动联结(如‘喜欢星麦的香气→想种更多星麦’)。已经生产了2800台,但有93%的居民拒绝使用,说‘体验没用,按习惯做就好’,甚至有人说‘感受会让人混乱’!”

“林宇,能找到‘情感未完全休眠的群体’吗?”艾拉转向控制台,林宇的金色意识体正尝试扫描居民的情感感知神经,“孩子的情感神经可能还没被完全压制,他们或许是唤醒意义的突破口。”

林宇的意识体闪烁着,传递出疲惫却坚定的信号:“正在扫描……找到了!3岁以下的婴幼儿,情感感知神经休眠率仅为45%(成人达98%),他们还能对‘温暖’‘拥抱’产生微弱的情感反应!比如看到彩色的星麦种子,会伸手去抓;被拥抱时,会停止哭闹!这些反应虽然微弱,却是‘情感火种’——成人看到孩子的情感反应,可能会触发‘情感共鸣’,唤醒自己的感知神经!另外,我发现‘身体接触’能增强情感唤醒效果,比如握手、拥抱,比单纯的感官刺激更有效!”

艾拉决定从“婴幼儿与家长的情感互动”入手——这是最原始、最易触发共鸣的情感场景。她带着一台意义唤醒仪,前往忆心镇的“育儿互助站”(曾是母亲们交流育儿经验的地方,如今成了“机械喂奶站”)。互助站内,几位母亲正按“每小时喂一次”的习惯给孩子喂奶,孩子哭闹时,她们只是机械地拍着孩子的背,没有任何温柔的动作。

艾拉走到莱姆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