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价值割裂下的初心校准(4 / 5)
带亮度逐渐平衡,断裂的民生区星轨开始愈合,能量均匀地流向每个区域;民生区的星麦种植区,高效种子在技术指导下开始发芽,枯萎的麦田重新焕发生机;棚户区的房屋通上了暖气,孩子们的哭声变成了笑声。
“艾拉导师,集体初心契合度稳定在92%!”莉娜的全息影像带着激动的泪水,她展示着星轨核心的监测数据:星轨的能量分配比例稳定为“技术研发40%、民生生存60%”(兼顾发展与基础),能量偏流带彻底消散;民生区的星麦产量预计10天后恢复正常,所有家庭都能获得足够的优质星麦;技术派公开了所有民生相关技术,成立“技术共享中心”,定期为民生派培训技术人员;居民的“集体归属感”从11%升至96%,“生存满意度”从28%升至95%,“星轨意志说,谢谢你让居民明白,文明的生存初心,从来不是‘一部分人活下去’,而是‘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活下去’——技术是照亮生存的灯,不是隔绝他人的墙;资源是滋养生存的水,不是垄断独享的泉,只有所有人一起掌灯、一起引水,文明才能在宇宙中长久立足。”
莫克的机械臂举着升级后的“初心守护仪”,仪器表面的初心黄、集体金与狂热蓝形成“初心-技术-民生”三角平衡结构(初心黄在中心,技术与民生在两侧,相互支撑):“这个仪器能实时监测‘集体初心契合度’和‘能量分配平衡率’,当初心契合度下降时,自动播放原始初心记忆;当能量分配失衡时,触发‘自动调节机制’,确保民生区获得不低于50%的基础能量。我们计划在技术区与民生区各安装500台,建立‘初心监督委员会’(两派各占一半成员),长期监督初心校准。”
林宇的金色意识体在星域构建“初心-技术-民生共生网络”,网络中,代表初心的初心黄光点、代表技术的狂热蓝光点与代表民生的民生绿光点(新增民生专属色)通过“集体线”连接,形成覆盖整个星域的“共生星图”:“这个网络能实现‘技术共享’——所有民生相关技术实时上传,供居民免费学习;同时建立‘资源均分机制’,按人口分配星麦、能量等基础资源,特殊需求(如技术研发)需经两派共同投票批准。网络的稳定性评估完成,能长期避免初心异化与价值割裂。”
艾拉站在星轨核心的初心记忆室前,看着两派居民在“初心纪念碑”前共同刻下新的文字:“共享技术,均分资源,集体生存,共赴未来”——技术派的卡伦和民生派的玛泰一起握着刻刀,他们的孩子科里和玛泰的孩子,正蹲在旁边,用星麦种子在碑前摆出“心”形图案;星轨的光带均匀地笼罩着整个异生镇,技术区的能量罩被改造成“透明共享罩”,两派的孩子在里面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种植星麦;民生区的棚户区被改造成“民生新社区”,通了暖气,有了新的星麦种植园,居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有尊严的笑容。
“星轨意志在传递新的领悟。”泽瑞的声音带着温暖的共鸣,“它说,以前总以为‘生存是一场竞争’,现在才明白,‘生存是一场共生’——就像森林里的生态,树木提供氧气,动物传播种子,微生物分解养分,没有谁是绝对的核心,却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系统;文明也是如此,技术者、生产者、每个普通居民,都是生存系统的一部分,少了谁,系统都会失衡。初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不断校准的指南针,它永远指向‘所有人的幸福生存’,这才是文明最珍贵的宝藏,最坚固的根基。”
三个月后,逆生星域改名为“共生星域”,成为宇宙中“初心-技术-民生共生”的典范。星瞳学院在这里设立了“初心价值研究中心”,学员们与居民一起生活,记录初心校准对文明的影响:他们发现,当“集体初心契合度”保持在90%以上,“能量分配平衡率”稳定在“民生60%、技术40%”时,文明的“抗风险能力”与“居民幸福感”分别提升了99%和98%,技术研发方向也从“霸权型”转向“民生型”(如研发高效民生设备、星麦增产技术),再也没有出现初心异化与价值割裂的迹象。
有位曾坚持技术霸权的卡伦首领在“初心日记”中写道:“我以前觉得,技术强就能守住一切,把民生区当成负担,甚至想过用武器控制他们。直到看到科里和民生区的孩子一起分享星麦面包,看到祖辈们一起渡饥荒的记忆,我才明白,我守住的不是生存,是孤独的牢笼。现在,我们和民生区一起种星麦、一起修星轨,技术派的孩子学会了感恩,民生派的孩子有了希望,这种‘大家一起好’的感觉,比任何技术成就都让我满足。原来,初心不是束缚,是让文明真正完整的钥匙。”
艾拉的星舰再次起航时,观测屏上的共生星域像一颗“平衡的共生之星”,初心-技术-民生共生网络在星域中闪耀,初心黄、狂热蓝与民生绿的光点和谐交织,没有了割裂,没有了偏流,只有温暖的集体共生之光。光刃的忆核结晶突然投射出一段新的信号,信号来自宇宙边缘的“失心星域”——那里的文明因“宇宙初心迷雾”,陷入“初心迷失”(居民虽有集体意识,却彻底忘记“文明为何而生存”,每天重复着生存动作,却不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