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辞岸登舟如昨日(8 / 10)

加入书签

共议章华事”,职设“大巫令”。

    亦是名正言顺的新一代楚国大巫。

    虽不似诸葛义先旧时统领全局,也是章华台的核心人物。

    只待证道绝巅,便是又一面楚旗。

    此次楚军征伐神霄,诸葛祚亦亲领六位枢官随征,在淮国公帐下听令,“以主星事”。

    顺带一提,如今楚国的星占“里子”,其实是安国公伍照昌撑着。

    当初国师东陷,两帝春猎,楚天子亲征,便是他落在章华台,沟通枢官,处置机宜。星巫在时,他也是事实上的楚国星占第二人。

    只是他在军事上更为出色,他自己又有意低调,而星巫夺尽了天下关于星占的眼光……这才少有人在讨论星占宗师的时候提及他。

    及至诸葛祚在观河台一战成名,这些年来屡有显声之举,外人说起楚国星占,也大多只知道这个星巫传人了。

    如今大战方起,伍照昌留在现世坐镇章华台,诸葛祚带着七座祭星台随征,正是一内一外,星海浮沉。

    “既然令官往来,尚未受阻,说明左公那边,还能掌控局势。”

    项北没有过多犹豫,摆了摆手:“左公令我于此楚狩,中央天境虽有变,无令不归。”

    退一步说,倘若楚军主力那边真的撑不住了,他这一支偏师赶回去,也无法改变战局。

    人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项北从前不太清醒,以骄横自晦,但渲染得多了,难免也真生出几分骄心。在观河台上焰花洗脸后……就清醒非常了。

    在他看来,淮国公的命令,是让他在“地圣阳洲”圈地跑马,这是淮国公对他能力的认知——那么将此洲掌控,就是他能为楚国所做的事情。

    什么解决星穹之隔,什么回援王师、大破蜈岭军……这都不是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除非淮国公有命,不然他不作考虑。

    年少好高功,他肩负项氏复兴之望,当知己所能,而后尽己所能。

    朱虞卿心中虽有计较,但项北已经有了决定,他也就迅速转变思考方向。

    “【曜真天圣宫】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但‘地圣阳洲’的重要信息,已经通过‘风闻捕’和‘窃言瓮’略作总结……天绝剑主柴阿四,当下正在神镜峰召开大会,应是想要针对当下的局面做些什么。他是地圣阳洲的精神领袖,若是拿下他,对控制地圣阳洲很有好处。”

    “风闻捕”是基于四时之风所延展的秘术,号称“风过之处,有闻皆捕”。

    “窃言瓮”则是在堪舆之术的土壤里,所发展的法器。可以单独使用,也能作为洞天宝具【市井】的配套法器使用。

    当年楚太祖熊义祯举兵,其结义兄弟龚义安,也即后来楚国天工府的创建者,在诸葛义先的谋划下,亲手捉来小洞天里排名第二十六的“大酉华妙天”,炼成洞天宝具【市井】,以为王业之器。

    盖因此宝藏于市井,混同民间,能够有效地引导民间舆论,把控市井传闻,帮助朝廷笼络民心,巩固统治。

    以至于一直有人说——楚国在“旧贵痼疾甚于诸国”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声势不坠,使民心归附,多因此宝。

    “窃言瓮”便如储水瓮,只要埋于地下,就能自动搜集使用者想要搜集的相关信息。所谓“窃窃私语在瓮中”。

    一般来说“窃言瓮”埋下之后,都需要专门的谍子去取。前期埋瓮,后期取言,都是相当危险的活计。

    军情司的“言谍”,也因此和鹰首峰讯骑并列为楚军“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