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邪(2 / 5)

加入书签

—有邪。

    翻开封面,扉页底部有一行小字,写的是:林况、乌列合著,林有邪得传,姜望谨录。

    这位军功侯爷的字倒称不上多么好,但很见风骨,且笔锋顿折,非常认真。

    她几乎可以感受得到,这位名传天下的年轻王侯,是如何端坐在书桌前,一笔一划地抄录下这本书。

    对于林况和乌列这两个名字,卓清如是很尊重的。他们对刑名之术的贡献,三刑宫里早有公论。

    此时认认真真地翻开这本书册,本只打算扫个两眼,对它的价值做个粗略判断,但这一看,竟然沉浸其中。

    良久,掩卷,一时无言。

    法家作为当世显学,随着国家体制的蓬勃发展、人道洪流的滚滚向前,正在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法家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刑名之术探索至如今,早已经成为一门相当广博复杂的学问。

    九类十八科,从视、听、嗅、感,到匿、索、勾、明,共有五经七典,各类秘术无数。可以说前人几乎已经穷尽了每一个时代的刑名之妙。

    但随着修行世界的不断发展,各类道术的不断革新,在时代的沿革之下,它也必然拥有更多的可能。

    而非常明显的是……

    这一部《有邪》,把握了当代的这种可能!

    出身矩地宫,作为法家大宗师吴病已的高徒,卓清如是何等眼界?

    她完全看得出来,这部林氏家传的秘籍,有资格成为刑名一道的又一部经典著作!

    对于一般的修行者来说,它并不提供什么战斗或者修行上的价值。

    对于专研刑名之术的法家门徒来说,它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而对于那些在漫长时光里含恨而去、得不到真相的受害者来说……它岂能用价值二字来衡量?

    卓清如退了一步,规规矩矩地持礼道:“我要代表三刑宫,感谢侯爷送赠此书。江山不改,玉有其质,它一定能够成为刑名经典。”

    姜望侧过身去,不受此礼,颇为认真地说道:“姜望没有一字之功,不敢领谢。三刑宫若要感谢,便谢著作此书的林况大人、补完此书的乌列大人,以及传承此书的林有邪……”

    他看着卓清如:“这本验尸之书,我一字不漏地抄录了两份,一份留在都城巡检府,还有一份就在你手中……我谨代表林有邪,将它送予三刑宫。望世间恶徒,皆能缚以天罗,以法绳之。”

    卓清如忽然间明白了,传闻中并不如何在意排场的姜望,今日为何华服来此。

    正是为了此刻,为了郑重其事的这一句。

    此书定名《有邪》。既是“尸有邪,故验之”,也是……“思有邪”。

    以后法家弟子千千万,有读此刑名经典者,皆要记得,这世上曾有一个名为林有邪的捕快,她公心秉义、巡查不法,认真地路过人世间……

    “此书必然传世,此名必然不改。”卓清如认真地承诺道。

    姜望只把大袖一展:“如此,我心能安……这便告辞。”

    卓清如讶道:“此书干系重大,侯爷就这么放心地交在我手里,不督视一二?”

    姜望道:“昔日姜某之清白,是三刑宫所证。这次无生教之恶行,亦是三刑宫所证。姜望完全相信三刑宫的规矩,也相信卓姑娘对法典的尊重。”

    卓清如握着手里的薄册,又道:“天刑崖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