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开篇必如龙行(3 / 4)

加入书签

;   使他道途有缺,神临有撼!

    他与姜望之间的恩怨,演变到现在,已经是涉及长远道途、不死不休的根本矛盾。

    得知姜望会参与山海境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就开始准备。

    但路上没能捕捉到姜望,左光殊直接带兵于边城迎接,也绝了他在楚地刺杀的心思。

    再后来,他发现淮国公府正在调查他一那无疑是姜望的动作。

    也就是说,从那一刻起,他与姜望就站在了斗场上,彼此都已经知晓对方的存在,也都在为生死之争做准备。

    而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姜望是个天下扬名的人物,其人的一身道术神通,只要在人前表现过,都已经被研究得七七八八。

    如三昧真火,如不周风,如剑仙人,如所谓八音焚海,所谓火界…

    他都能够背得出名字来,当然更知道如何应对。姜望却只知道他是南斗殿真传,不知他的底牌有哪些这是能够决定生死的因素,所以他当然不会参与不能分生死的山海境,平白泄露自己的情报。

    他就堵在楚国境外,向每一个跟姜望交过手的人,讨要关于姜望的最新情报。

    一次次地修订击杀策略。

    姜望离开楚国的时候,本该就是他动手的时候。

    但没想到淮国公府维护其人至此,且完全不顾及南斗殿,在警告未果之后,直接发起了无限制逐杀令,使他自顾不暇!

    他脱身不得,只好将自己为杀姜望所做的准备,全部交给庄国君臣,来一局借刀杀人。

    只可惜庄国那些人太无能,杜如晦不敢亲自出手,只遮遮掩掩派了两个年轻人。

    说什么以个人仇恨的名义,无涉于国家,想以此逃避齐国事后的报复—想得也是真长远!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真能杀得了人!

    一个什么狗屁黄河之会正赛选手,一个什么稀烂庄国军中年轻一辈执牛耳者,

    又是针对又是埋伏又是法阵又是兵阵,该用的不该用的全用上了,也未能杀得其人。

    亏他在生死逃亡的关键时刻,还耗用心血,帮忙屏蔽姜望预知危险的能力!

    太寅和项北在山海境中的袭杀,就是因为姜望身怀这样的能力而失手。他提前针对隔绝,想来以杜如晦之老奸巨猾,总能有恰当的安排,…

    谁知一场算计,无疾而终。

    等他终于从无限制逐杀令中脱身,姜望已经归了齐。

    再之后,就是这一场举世瞩目的齐夏战争他实在不能再等下去,再等下去,等齐夏战争结束,这个青羊子已不知是伯是侯,那时候南斗殿更不会支持他杀人。而且届时的姜望,不知能以战功换回多少资源,怎是他在南斗殿能够赶得上?

    但战场的环境…。

    战场上到处都是危险,就如此刻,他亦频频心血来潮。

    时时刻刻都有危险的预警,就意味着他对危险的感知是失效的!

    战争天然就限制了他的神通。

    虽说相对应的,姜望那不知名的、有危险警示能力的神通也会被压制。但姜望的那门神通,曾经被他成功压制,终归不可能比得上心血来潮,算起来是他更吃亏一些

    “易先生考不考虑来夏国任职?有官道持,洞真会相对容易一些。“旁边的周雄忽然说道。

    这位奉国公之子,甚至是在他们前面来的岷西走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