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养猪治沙(1 / 2)
越野车颠簸在蜿蜒的沙路上,扬起一路烟尘,远远望见沙丘间浮动的灰黑色身影时,部长的墨镜“啪嗒”一下滑到了鼻尖,他瞪大了眼睛,扯着嗓子喊道:“东仔,你莫不是把《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招来当治沙先锋了?这白花花的沙地里,怎的蹦跶着一群黑疙瘩?”那语气,仿佛看到了天方夜谭。
李文东握着方向盘的手轻颤,差点没稳住车子,他强忍着笑意,伸手指向围栏:“您老这眼神,比GpS还准,正是咱精心改良的东北民猪。不过这群‘沙漠拓荒者’可不是来度假撒欢的,人家可是带着‘生态武器库’来搞大工程的!”
部长猛地拍了下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满脸恨铁不成钢:“胡闹!上个月我顶着压力批给你的三万亩沙地,你倒好,转头搞成‘猪坚强’养殖基地了?我还以为你要在这沙窝里种出金山银山,结果是养出一群‘猪大爷’?”说罢,还夸张地翻了个白眼。
车轮碾过沙砾,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李文东不慌不忙地从后座捞起平板电脑,递到部长眼前:“您先消消气,看这组数据——未改良沙地的有机质含量低得可怜,只有0.8%,简直堪比月球表面的贫瘠程度。但神奇的是,猪粪经过70c高温堆肥后,腐殖质含量能像坐火箭一样,飙升至45%,这肥力,种啥长啥!”
部长眉头拧成个“川”字,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沼气池模型,满脸狐疑:“敢情你是让猪当‘有机肥生产车间主任’?可猪那家伙,在沙地里拱来拱去,不得把沙子掀个底朝天,到时候漫天黄沙,咱都得被活埋!”
“这您就有所不知啦!关键在‘分区轮牧+生物围栏’!”李文东来了兴致,手指在屏幕上飞速点击,调出卫星地图。
“您瞧,每50亩划作一个生态单元,就像给沙漠切蛋糕一样,整整齐齐。外围再种上沙棘、柠条这些带刺的家伙做活篱笆,猪群就只能在改良区里乖乖活动。”
“它们踩实的沙土,不但不会起扬尘,反而还能给沙漠‘打地基’呢。您再仔细闻闻这空气,是不是比养殖场清新多了,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了!”
车子缓缓停下,李文东跳下车,大步走向田边,兴奋地指着远处那片在微风中摇曳的青贮玉米地,喊道:“您看那儿,部长!咱这猪可是‘吃沙吐绿’的神奇物种。它们嚼着沙地里冒出头的耐盐牧草,拉出的粪便经过处理,就成了能让沙地起死回生的‘黄金肥料’。”
“去年试种的苜蓿,那产量可不低,每亩稳稳达到800公斤,这就好比给沙漠盖上了一层‘绿色棉被’,锁住水分和养分。”
部长双手抱胸,摸着下巴,沉吟片刻,突然一拍大腿,笑着说:“我明白了!这就像给沙漠来了个‘营养大餐’,喝着沼液‘饮料’,吃着沼渣‘点心’,再让猪这‘生态小卫士’在里头捣鼓,把沙地变成绿色家园,对吧?”那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逗得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了。
“您这比喻,简直绝了,比学术报告还通俗易懂!”李文东竖起大拇指,从兜里掏出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黑黝黝的土壤样本,递过去。
“您瞧瞧,这是施加有机肥后的沙地样本。现在保水率直接提升40%,哪怕半个月没一滴雨,梭梭苗的成活率也能稳稳保持在75%。更神奇的是,猪群平时爱到处溜达、踩踏,无意间形成的小坑小洼,正好成了草籽、树苗的‘避风港’,扎根发芽可容易多了。”
两人踏入智能猪舍,“嗡嗡”的机器运作声瞬间传来。部长一抬头,就被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喷淋装置惊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张成“o”型:“好家伙,这猪住得比我那办公室还高级!这是啥高科技玩意儿?”
李文东笑着解释:“这可是现代化养殖的关键法宝。”说着,他走到监控台前,屏幕上各种数据闪烁跳动,“您看,漏粪地板自动收集粪便,通过传送带直接‘一键送达’沼气池,全程机械化,干净又高效。再瞧瞧这组对比数据,传统散养时,每头猪每天得排出2公斤的粪便,处理不好就污染环境;但咱们这儿,转化率高达98%,真正做到‘零污染治沙’,把废弃物变成治沙宝贝。”
部长一边点头,一边在猪舍里踱步,忽然瞥见墙角堆着一捆捆秸秆,好奇地问:“这些干巴巴的秸秆,难不成也是治沙秘密武器?”
“您可算问到点子上了!”李文东眼睛一亮,捡起一把粉碎的秸秆,在空中挥舞了一下,“这就是变废为宝的‘魔术棒’!玉米秆打碎后,和沼渣一混合,就成了超强保水基质。”
“去年种的沙打旺,根系比普通培育的长了15厘米,抓地力超强。咱们现在的目标,是让每头猪每年‘承包’改良10亩沙地,未来这沙漠,说不定都得被这群‘猪大侠’征服!”
沙地上的风呼呼地吹着,肆意掀起李文东的衣角,他大步向前,抬手坚定地指向远处正在搭建的气象站,声音里满是自信与豪迈:“三年内,这片沙地就是我们的‘战场’,目标是让2万亩流沙彻底‘缴械投降’,风沙天气减少40%。”
“您瞧这土壤有机质含量曲线,现在只有0.8%,但我们的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