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皇宫趣事(1 / 4)
紫禁城
大内皇宫
吴俊泉待在皇帝特意安排的“澄瑞斋”养伤,日子过得如同滴漏里的水,缓慢而规律。
他的脸被太医院用层层细白纱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和用来呼吸、进食的口鼻缝隙。
因包裹时需要固定,他那一头乌黑柔亮的头发也被尽数包裹了进去,于是,从外面看,他的脑袋就成了一个圆滚滚、白乎乎的球体,衬着他清瘦的身形,显得颇有几分……滑稽。
这日恰是端午,宫中虽因三年国丧未满不宜大肆庆祝,但也依例有了些节日气氛。
赵帝处理完上午的政务,想起那个被自己“捡”回来,安静得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少年,便信步踱到了澄瑞斋。
院子里,吴俊泉正坐在一张铺了软垫的石凳上,仰着他那颗包裹得浑圆的脑袋,“望”着天空。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头,那双露在外面的眼睛眨了眨,认出是皇帝,连忙要起身。
“免了。”
“你可以走动了?”
吴俊泉点了点头,道:“能走,但是不是很利索。”
说罢他便要起身展示一番。
“不必了!”
赵帝摆摆手,在他对面坐下,目光落在他那颗独特的“白头”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又迅速压下。
这时身旁的梁子美主动解释道:“陛下!今日早晨太医院已来并禀报过,说是吴小公子的四肢经脉正在愈合,速度之快已超过常人。”
“哦?竟有此事?”皇帝虽然觉得惊奇,本不信。但见眼前吴俊泉的状态这才不由得不信。
想来是宫中太医尽心医治,宫中不缺名贵药材,加上吴俊泉年轻底子好,居然有了几分恢复的可能。
他身为帝王,威重寡言,鲜少与人闲谈,此刻对着一个比他小两三岁的吴俊泉,且还是这般模样,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沉默片刻,才问道:“伤口……还疼吗?”
纱布下传来吴俊泉清朗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质感:“陛下!太医院用的药极好,已不觉得疼了,只是有些痒。”
“痒是好事,说明在长新肉。”赵帝颔首,试图让气氛轻松些,“今日端午,宫中做了些绿豆饼和粽子,朕让他们给你送些来。”
“多谢陛下。”吴俊泉的眼睛弯了弯,像是在笑,“呃,什么是粽子?”
他语气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问,与一位兄长闲聊,并无面对九五之尊的惶恐。
赵帝微微讶异,他见过太多人在他面前要么战战兢兢,要么谄媚逢迎,如这般单纯叙说家常的,几乎没有。他顺着话问道:“哦?你难道没有吃过粽子?”
白球脑袋的吴俊泉摇了摇头,解释道:“我从小在漠北长大,那边好像没有这个。”
帝王来了兴趣,人将所有的粽子口味都端了过来。
“有甜的,咸的,肉粽。蜜枣,你爱吃哪个?”
“都喜欢!”吴俊泉答得毫不犹豫,眼睛亮晶晶的,“只要是食物我都喜欢。陛下,您呢?”
这一反问,让赵帝怔了怔。他自幼长于宫廷,饮食皆有定例,何曾有人问过他喜欢什么?他吃什么,御膳房便做什么,久而久之,他似乎也忘了自己究竟偏好何种口味。
他顿了顿,才道:“朕……觉得南边进贡的火腿鲜肉粽,尚可。”
“火腿鲜肉粽?听着就好吃!”吴俊泉似乎忘了眼前人是皇帝,语气里带上几分愉悦。
看着他被纱布裹得严实,却仍能通过眼神和语气传递出如此鲜活情绪的模样,赵帝心中那点因政务带来的烦闷,竟奇异地消散了些。他忽然觉得,这少年似乎完全没把自己毁容当回事。
寻常人若遭此大难,即便不自怨自艾,也难免消沉颓唐,可他……他竟还有心思惦记粽子的咸甜?
“吴俊泉,”赵帝忍不住问道,语气带着一丝探究,“你……不担心你的脸吗?”
纱布下的脑袋歪了歪,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满是坦然,甚至还带着点疑惑:“担心?为何要担心?会长好的呀。”
他说得如此理所当然,仿佛在陈述“太阳东升西落”一般自然的真理。
赵帝只当他是年纪小,不知世事艰难,亦或是心性过于乐观豁达。
他心中暗叹,这少年怕是不知道,那般严重的刀伤,即便能愈合,留下狰狞疤痕也是必然。他这份天真,不知是福是祸。
“你倒是想得开。”赵帝语气缓和了些,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怜惜?
“想不开又能怎样呢?”吴俊泉的声音依旧清朗,“事情已经发生了,整日愁眉苦脸,伤口也不会好得快些。更何况,陛下允我在此安心养伤,太医们尽心诊治,好吃好喝地供着,我若还整日哀声叹气,岂不是太不知好歹,也辜负了陛下的一片心意?”
这番话,逻辑简单直接,却又透着一种通透的智慧。
赵帝看着他,一时无言。他身处权力之巅,见惯了勾心斗角,权衡算计,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如此纯粹、不掺任何杂质的话语了。这少年的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