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口令:诛奸(2 / 4)

加入书签

sp; 这一系列反应,似乎更加坐实了传言。

    七月初八。

    临散值时,丁岁安忽然接到口头军令,前往朱雀军小校场。

    这是要占用下班时间开会?

    他最讨厌两件事,一是上司让他加班,二是下属不愿意加班!

    到了小校场,他隐隐觉出有些不对劲。

    朱雀军十名营指挥,悉数到场。

    厉百程坐于点将台上,沉默不言。

    一直等到戌时末,天色彻底黑透,才有一人在火把簇拥下匆匆赶来,直接登上了点将台。

    是朔川郡王陈翊。

    丁岁安瞬间想起,前天夜里林寒酥说起‘兴国按照陈翊的班底组建了朱雀军’、‘感觉有事要发生’!

    再联想,近来皇上染恙的传闻.这小子,不会是想搞逼宫政变吧!

    靠,如果真是政变,他想退出都不行

    若政变成功,半道退出,怪尴尬哩。

    若失败,在旁人眼里,他和陈翊、厉百程还能分得开?

    照样得被清算。

    不待丁岁安细思,点将台上,陈翊已开了口,“陛下口谕!”

    已察觉气氛异常的军将齐刷刷单膝跪地。

    “据西衙查实,怀化将军秦寿,阴结党羽,勾连南昭,叩剑关前,矫军令撤兵,致三军溃败,镇国公血洒南疆!今,命朱雀军并西衙玄骑,即刻捕拿罪臣秦寿;兵部侍郎章大端;礼部尚书翁禀函、左右侍郎李为公赵德邻、郎中薛蕴.”

    所谓‘口谕’完全可以造假。

    但丁岁安听到一半,便知道了今晚这事和政变没关系

    经常政变的朋友都知道,政变时首要任务便是控制皇城权力中枢、拿下九门控制内外出入,再有余力便是控制军事指挥中心枢密院。

    而陈翊这份口谕,除了一个武将秦寿,剩下捕拿的人都是文官,且几乎都集中在了礼部。

    连一个小小六品郎中都上了名单

    丁岁安记得,当初朝廷讨论秦寿是升还是贬,礼部以‘怀化将军于乱军中保全左军’的理由,硬保住了他。

    看来,朝廷在隐忍数月之后,终于要来一场大清洗了。

    清洗国教渗透进朝廷的势力。

    政变,丁岁安兴致缺缺,但抓秦寿,老子一定得捧场!

    陈翊宣读罢口谕,厉百程开始分配任务。

    “李劲冬!”

    “末将在!”

    “你率本部,封闭崇礼坊!今晚不得让两院山长、教谕走出崇礼坊,客气些,别冲突!”

    “末将听令。”

    “刘莽!”

    “在!”

    “你率本部前去兴平坊,拿礼部尚书翁禀函、左侍郎李为公!”

    “得令!”

    厉百程一一布置下去,唯独剩了一个捕拿秦寿的差事还没安排人。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