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另一种打算(2 / 3)
如此建议,倒是让杨思义听的一愣一愣的,只要有银子,谁不会花?
按照皇孙殿下的吩咐,杨思义也过了一把花钱如流水的瘾。
……
北平城。
朱棣率兵出征以后,整个燕王府内的大小事宜全部由朱高炽处理。
并且,朱棣在临行之前,刻意强调过,无论朝廷有什么样的政令,都要执行,不得有半点的违背与质疑。
所以,朱棣离开后,朱高炽在做事的时候,比以往更加小心,生怕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修建铁路需要征发民夫,消息早已经在整个大明传开。
只是如今的北方,人口并不算多。
生怕自己这边做的不够好,朱高炽甚至从燕王府抽调出一部分的人,前去支援朝廷。
可以说这样的决策,是为整个大明境内的藩王们,做了一个表率。
其他藩王也不甘示弱,纷纷派出自己的府邸的奴仆,前去帮忙修建铁路。
对此,朱雄英还刻意为朱高炽颁发一道嘉奖。
同时,之前朱雄英派人收购的京西煤矿,此时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日后蒸汽火车的运行,可是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的。
所以,如今各大煤矿的铲除,除了正常民生使用,剩余的煤炭,全部留在矿场内。
就等着铁路修通后,投入使用当中。
铁路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可是朱雄英的目光并不止在工程上。
他的心中还在计划另一件大事,要知道汉唐以降,读书做学问的事情,才稍微流向民间。
在此之前,所有的文学巨著都被世家垄断。
即便是典籍印刷,文房四宝的生产,也同样被世家掌控。
从而也就导致了整个朝堂中的官员们,就那么几个姓氏。
说句不好听的,整个朝堂中的官员,细算起来都是亲戚。
一旦这些人集结在一起,便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
甚至遇到手腕弱一点的皇帝,这些世家的力量,足以撼动皇权。
直到隋唐的时候,当权者这才打破了门阀世家的垄断。
普通百姓们这才有机会接触到知识,然而这样的后果,自然会让那些门阀世家愤怒。
甚至不惜勾结外族,不顾百姓生死,妄图颠覆整个隋唐。
从而导致中原大地四处战火纷飞。
但这道口子终究还是被打开了,宋朝的时候,更是出现了畸形的文治之兴!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最终再次沦落为某些人手中垄断的工具。
不光是将知识垄断在自己的手中,就连整个科举的选拔过程,也要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底层的百姓们,根本就没有力量从那些大人物的手中摆脱出来。
直到元朝的时候,这种情况才彻底被打破。
只因为那些野蛮的蒙古人,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