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远航(2 / 3)

加入书签

日起筹备出海事宜,限三个月内完成船队集结、物资准备,择吉日启航。

    南京城外的龙江船厂,三个月来一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郑和几乎天天泡在这里,从战船的修缮到物资的清点,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目。

    这天清晨,郑和穿着一身青色的总兵官常服,站在码头边,看着工匠们给最后一艘福船刷上桐油。

    这艘船体长十二丈,宽三丈,甲板上整齐地排列着十二门弗朗机炮,船尾的桅杆上挂着一面红色的大旗,上面绣着“大明远航水师”六个金色大字。

    水师千户周正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册,“总兵官~!船员已经挑选完毕,八千将士里,有三千是沿海卫所的老兵,懂海战。

    两千是懂天文、地理、医术的匠人,还有三千是新招募的水手,都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熟悉船只操作。”

    郑和接过名册,翻了几页,见上面不仅有姓名、籍贯,还有擅长的技艺。

    比如“李三,福建泉州人,善观星象,曾随蕃商航至南洋”

    “王二,浙江宁波人,懂医术,能治瘴气之症。”

    不由得点了点头道:“周千户费心了。

    这些人都是远航的根基,你要再叮嘱一遍,出海之后,务必听从号令,不可擅自行动。”

    “是!” 周正应道。

    郑和又走到物资堆旁,看着士兵们将一袋袋粮食、一捆捆布匹、一箱箱火器搬上船。

    他随手打开一个粮袋,里面是饱满的大米和小麦,还有几袋晒干的蔬菜和肉干。

    旁边的箱子里,除了弗朗机炮的炮弹,还有不少火铳、腰刀,以及一些农具和种子,有水稻种、玉米种,还有棉花种。

    郑和对负责物资的百户说,“这些种子都要妥善保管!

    到了海外,若遇到能耕种的土地,便给当地百姓送去,教他们耕种。”

    百户连忙应下:“总兵官放心,小的已经把种子分装进瓷罐里,外面裹了防潮的油纸,绝不会受潮。”

    筹备期间,朱雄英也来过船厂几次。

    第一次来的时候,他看见郑和正在给将士们训话,站在最前面的几个士兵脸上还有些不安,显然是怕海上的风险。

    朱雄英没上前打扰,只是站在远处听着。

    郑和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各位兄弟,咱们这次出海,不是去打仗,是去寻生路,寻大明的生路,也寻天下人的生路。

    殿下说了,海外有沃土,有资源,有咱们从未见过的天地。

    咱们这一去,是为了让大明的旗帜插在更远的地方,是为了让咱们的子孙后代,能有更多的土地耕种,更多的粮食吃。”

    他指着远处的南京城:“你们看,城里的百姓现在能安稳过日子,是因为太祖皇帝打了天下,是因为殿下守着天下。

    咱们这次出海,就是要为大明守住更长远的太平。

    若是怕风浪,怕蛮夷,那咱们就不是大明的将士!”

    士兵们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有人高声喊道:“总兵官放心!咱们不怕风浪,不怕蛮夷!定要为大明寻得海外疆土!”

    朱雄英见此情景,心中欣慰。

    后来他又给郑和送来了新造的罗盘和海图,是工部根据西域商队带回的星图改良的,比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