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 开拓(2 / 3)

加入书签

影响。

    “问得好。”

    他取过纸笔,在案上画出简笔星图道:“今夜若天气晴好,我们便去观星台一试。”

    正午的日头斜斜切过窗棂,将朱雄英的身影投在墙壁上,随着讲解时的手势忽长忽短。

    学员们的墨笔在麻纸上沙沙游走,有人画下镜片形状,有人批注“聚光如焚”,郭宇的纸页边缘已写满密密麻麻的疑问。

    朱雄英收起教具道:“今日便到这里,课后每人用卡纸做两枚镜片,明日我们比试谁能最快点燃纸片。”

    待学员们鱼贯而出,郭宇捧着札记追上朱雄英:“殿下,若将镜片磨成月牙状,是否能让光线转弯?”

    朱雄英止步轻笑:“明日带你来格物苑的琉璃工坊看看便知。”

    暮色四合时,观星台的铜鹤灯已点亮。周显抱着自制的纸筒镜组候在石阶下,见朱雄英携着格物苑的老工匠走来,忙上前呈上:“学生用桑皮纸裹竹篾做的镜筒,还请殿下指点。”

    老工匠接过镜筒端详片刻,赞道:“接缝处用鱼鳔胶密封,心思倒是细。”

    朱雄英对着月亮调好焦距,递给周显:“你且看看。”

    少年屏息望去,忽然低呼:“月面上竟有山峦!”

    周围学员纷纷传阅,惊呼声此起彼伏。

    郭宇望着镜中盈亏的月轮,忽然悟道:“白日阳光聚于一点,夜间星光散于八方,莫非光的行止,本就与远近有关?”

    朱雄英颔首:“明日我们便做个实验,用针孔成像,看看光线到底是直是弯。”

    三更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观星台的人影仍未散去。

    周显在石板上画图推演,郭宇蹲在地上用树枝模拟光线走向,老工匠则在一旁调试着青铜制的镜架。

    朱雄英望着这群沉浸其中的少年,忽然想起年初在格物苑烧制第一块琉璃镜时,也是这般星月相伴。

    次日晨课,朱雄英带学员们在暗室里做针孔实验。

    当白纸上浮现出窗外槐树倒立的影子时,赵衡拍着额头道:“原来光线真是直着走的!”

    “那为何凸镜能聚光?”有学员追问。

    朱雄英取过水盆,将筷子斜插入水中:“诸位看,筷子似是弯折了,实则是光线遇水变了方向。”

    他指向窗棂道:“镜片曲面让光线折转,就像河道转弯处的水流,最终汇于一点。”

    这番讲解让学员们豁然开朗。郭宇忽然起身:“学生想试试用不同材质的镜片,看是否都能聚光。”

    “准了。”

    朱雄英笑道:“格物院的库房里有水晶、琉璃、乃至西域传来的玻璃,尽可拿去试验。”

    接下来的半月,格物院日日传出新奇动静。

    有学员用冰制成凸透镜取火,被朱雄英赞为“善假于物”;

    周显改良的镜筒能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引得钦天监监正亲自前来拜访;

    郭宇则发现不同颜色的镜片聚光效果各异,在札记里写下“色异则光异”的猜想。

    这日午后,朱雄英正在审阅学员们的实验记录,忽然听闻院外传来喧哗。

    出门一看,只见郭宇与几个勋贵子弟争执不休,地上散落着破碎的镜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