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庞德攻伐代郡(1 / 2)

加入书签

高柳城

城墙巍峨,城头旌旗猎猎,守军手持兵器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庞德率领三万西凉铁骑列阵城下,黑色的甲胄与战马在阳光下泛着冷芒,可他望着眼前的坚城,眉头却微微皱起。

用骑兵攻城,这本是兵家大忌,可眼下的局势,根本容不得他有半分迟疑。

骑兵的金贵,天下皆知。

想要训练一名合格的汉军骑兵,所需费用是步兵的五倍之多。

这还是得益于汉军装备了高桥马鞍、双边马镫与马蹄铁,大幅降低了训练难度与战马损耗后的成本。

若是在这些装备未普及之时,培养骑兵的花费更是天文数字。

遥想当年汉武大帝北征匈奴,为供养十万精骑,不仅征调了五十多万青壮民夫转运粮草,更是耗尽了全国的府库,由此可见骑兵的珍贵与消耗之巨。

可如今形势不同。

乌桓新败,汉军携大胜之威东进代郡,讲究的便是一个兵贵神速。

必须在代郡守军反应过来、袁熙援兵抵达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高柳城,否则一旦陷入持久战,不仅会错失偷袭幽州的良机,还可能被袁熙的援军反包围。

庞德本以为,乌桓溃败的消息传到高柳时,城中定会陷入混乱,他便能趁机率军冲进城内。

却没料到,代郡太守王遵并非等闲之辈。

早在乌桓溃兵逃回高柳时,王遵便第一时间下令全城戒严。

士兵们搬来滚木礌石堆满城头,工匠们连夜修补城墙缺口,更征召了城中所有青壮男子,分发兵器铠甲,协助守军防守。

当庞德的铁骑抵达城下时,等待他的,是一座壁垒森严、人心稳固的坚城。

“这代郡的太守,倒非易与之辈!。”庞德勒住马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自随马腾归顺汉室以来,他西平西凉叛乱,南下驰援益州,前不久又在并州大破乌桓,从无败绩。

如今一个小小的高柳城,一群未经战阵的新兵,即便太守王遵守城颇有章法,又哪会被他放在眼中?

他抬手示意,身后的亲兵立刻取出早已写好的劝降书,用强弓射向城头。

劝降书上言简意赅:限王遵一个时辰内开城投降,可保城中百姓与守军性命;若负隅顽抗,城破之后,必将严惩不降者。

城头的王遵捡起劝降书,快速浏览一遍后,冷笑一声,将书信扯得粉碎,对着城下高声喊道:

“庞德!我河北只有断头的太守,没有投降的懦夫,想要拿下高柳城,便先踏过我王遵的尸体!”

王遵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早年是袁绍提拔上来,这么多年,早就打上了袁氏的标签。

他自知即便投降,因为袁家门生的缘故,也不会有人重用他。

倒不如搏一搏,若是守住了,袁熙只会更加重用他。

若是守不住,也能落个好名声。要知道,古人对于身后名可是非常重视的。

城下的庞德见王遵拒不投降,眼中的寒意更甚。

他不再多言,举起手中的长刀,高声下令:“全军听令!一万铁骑下马步战,随我攻城!

其余将士列阵城外,防备城中守军突围!”

命令下达,一万名西凉骑士翻身下马,取下背上的长枪与短刀,又从马背上搬下简易的攻城梯,快速朝着城墙推进。

西凉马多,素以骑兵闻名天下。但骑兵野战可以,却不能用来攻城。

用不上让人背着马一起爬云梯吧?

所以每逢攻城战,西凉铁骑多是选择下马步战。

所以西凉铁骑,也大多经过步战训练,此刻手持兵器,步伐整齐,眼神坚定,丝毫不见慌乱。

“放箭!”城头的王遵高声下令,箭矢如雨点般朝着城下射去。

西凉骑士们举起盾牌,挡住射来的箭矢,继续向前推进。

偶尔有骑士中箭倒地,身后的人立刻补上,队伍始终保持着向前的势头。

很快,第一批攻城梯便靠在了城墙上。西凉骑士们踩着攻城梯,朝着城头攀爬而去。

城头的守军见状,立刻举起石块与滚木,朝着攻城梯砸去,不少骑士刚爬到一半,便被砸中,惨叫着摔落城下。

“杀上去!”庞德亲自擂鼓助威,鼓声震天,激励着城下的骑士们。

一名骑士躲过滚木,奋力爬上城头,手中的长刀一挥,便将两名守军斩于刀下。

更多的骑士紧随其后,登上城头,与守军展开激烈的厮杀。

城墙上,刀光剑影,鲜血飞溅。

西凉骑士们悍勇善战,即便身处不利地形,依旧压制着守军;而高柳守军虽多是新兵,却在王遵的激励下,拼死抵抗,不肯后退一步。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正午,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顺着城墙流下,染红了墙根下的土地,可高柳城依旧牢牢掌握在王遵手中。

庞德勒马站在城下,望着城头上激烈的厮杀,眉头越皱越紧。

他知道,这样的攻城战损耗太大,若不能尽快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