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64章 入戏(2 / 6)

加入书签

这个来作画。

    听说莞莞的是‘桃李春光图’,小月牙儿的是‘树下的牛顿’,自己的会被画成什么?

    好像有点少啊。

    一边刷牙的她,望着镜子的吴楚之,一边歪着脑袋羞涩的问着。

    吴楚之一脸嘚瑟的笑了起来,吐干净沫子后,将头放在她的头顶,“墙角数枝梅!”

    ……

    幻想大厦的顶楼,站在办公室朱红色大门的杨志远有些踌躇。

    他在心里过了一遍剧情,确保着待会他要讲的故事的趣味性。

    这是这个月开始,他的老师智传柳给他布置的任务。

    每天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

    这可不是智传柳的恶趣味,对于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夺嫡大战’的杨志远来说,这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待遇。

    上一个享受这样待遇的人,是曾经的‘太子’孙红兵。

    不过那时的孙红兵,智传柳是要求用普通话讲小故事。

    杨志远摇了摇头,没有抱怨为什么到他这边就变成了鸟语。

    时代不一样了,华国要开始拥抱世界,融入世界,鸟语是必须懂的。

    老师爱讲故事,这是受到祖师奶奶的影响。

    三年困难时期,在其他小朋友都想着要吃顿饱饭的时候,在华国银行秘书室工作的祖师奶奶,已经为读初中的老师‘借’来一本又一本图书。

    等祖师奶奶开始掌控华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时,更是一堆几十多本的书给老师挑书看。

    在同龄人还只知道杨沫《青春之歌》的时候,智传柳已经深谙杰克.伦敦、大仲马、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作品……

    出身大户人家的祖师奶奶,  在抗战时期知晓了宣传的力量,于是鼓励老师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

    老师以前每天将孙红兵喊到办公室,让其用普通话讲个故事时,  可能也是有受到祖师奶奶当年的影响。

    望着窗外楼下那个1:1复刻过来的破旧传达室,杨志远有些恍然。

    ‘故事’讲多了,有的时候有些分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正如老师常常讲的一样,“把一句谎言重复10000遍,它就会变成真的”。

    论编故事的能力,还是老师强啊!

    走占那帮写的,要说开脑洞的能力,都没有老师那么强,难怪扑街的那么多。

    明明是一个富n代手握重金外加背靠自带系统的开局,活生生被老师讲述成为了一个艰苦创业的故事。

    “1972年前后,我们夫妻终于有了一个小屋。那是机房里一个6平方米的小房间,屋中只有一张床,床下是地板,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再后来,计算所造起了一排自行车棚。大家给想出了一个主意,我们把自行车棚分成一间间方格子,用篱笆掺着芦苇秆填补四围缝隙,在东围墙上打出方洞当做窗户,在另一面墙开出缺口安装门框,就这样为自己建造了一排新宿舍。

    就这样,我们夫妇有了这个12平米的新家。

    1978年,我的女儿智青出生了,为了在门口违章搭建一个像样的厨房,我们经常推着板车到外面拉沙子,帮忙的有后来成为幻想11个人之一的马文豹、李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