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81章 熬鹰(1 / 5)

加入书签

    聘请专家团对线路和人员进行专业评议,这是后来山鹰社用生命总结出来的教训。

    自此以后,山鹰社再也没有出过事故。

    但是此时的社长刘彦麟却不理解,他甚至感到了吴楚之对山鹰社的一丝羞辱。

    他定了定神,挥手止住了身后队员的质疑,开口缓缓的说道,“小吴总,  这个条件太不合理了,我没法答应。”

    望着吴楚之的眼神,他继续诚恳的说道,“小吴总,山鹰社始终是燕大的山鹰社,不是企业的山鹰社。

    请您放心,我们的活动计划是经过校团委、党委的批准,才会进行的。”

    吴楚之不以为忤,  点了点头,“我知道,山鹰社的活动审批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

    但是,刘师兄,恕我直言,审批你们的活动计划的人,他们真的懂登山这项运动吗?”

    刘彦麟面色犹豫着,他知道,吴楚之指出来的这点确实是隐患,审批计划的人压根儿就不懂。

    山鹰社历史上的成功,让校方享受着所带来巨大声誉的同时,不可避免在审批时开始流于形式。

    最核心的点,还是在于审批的人,吴楚之说得没错,他们确实不懂登山这项运动。

    团委、党委皆非登山的专业人士,除了叮嘱他们“注意安全”,还能提什么反对意见呢?

    有没有专业人士参与决策,  结果显著不同。

    但是,  如果按照吴楚之的条件,山鹰社还是燕大的山鹰社吗?

    活动计划都要经过果核公司聘请的专家团队来评估,以后还登个屁的山啊。

    他动大脚趾头想都知道,吴楚之肯定会聘请登山协会的专家,这些专家个個严谨又严谨的,恨不得所有活动一点风险都没有。

    既然拿了专家费,就得承担专家的责任,这是位置决定脑袋的决定。

    以后还想挑战自我?

    想都别想!

    全部活动当做吃吃喝喝、轻松愉快的旅游算了。

    队员们也想到这点儿,每个人脸上都很不好看。

    他们觉得没必要谈下去了,这钱虽然香,但是不能拿。

    要是拿了这钱,山鹰社干脆改名字叫做果核公司工会登山队算了。

    刘彦麟深吸了一口气,相对于其他人,作为社长的他,需要考虑得更多。

    山鹰社,不仅仅只有登山队。

    还有科考队和社会调查队。

    这两只队伍,拉不到什么赞助,但是也是吞金兽一般的存在,全靠登山队的赞助养着。

    身为社长,  他不能这么任性,  推锅于历史遗留问题。

    其实从人文角度出发,在他看来,这两只队伍的重要性,还要高于登山队。

    成立十来年,这两只队伍所写的报告,很多都进入内参。

    这比登山,意义还要重大。

    而此时吴楚之挥舞的支票,足够把这两只队伍也养起来。

    刘彦麟决定最后尝试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