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99章 这块地没人要?(4 / 5)
。”严东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工业用地规模,我估算过,果核需要的不超过400亩,毕竟现代集约化生产,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我所需要的土地并不多。
甚至我可以不用单层厂房,采用多层、甚至高层的结构去设计厂房,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总部基地,我也不需要多大的商业用地,几座cbd足以,所以10年内,200亩是完全够用了。
我的重点是在于员工的住宅,这是我从其他大城市挖人的根本所在,锦城管理机构必须得考虑这点。
对于管理机构的担心,我表示赞同,我可以承诺,果核的房子不对外出售,只销售给员工。
而员工10年内也不能对外出售,这可以写进协议,甚至管理机构可以直接出文来限制果核房屋的上市流通。”
严东明站了起来,拿出锦城地图,在上面寻摸着。
吴楚之见状,继续说了起来,他要争取更好的地块,必须要有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亮出来。
“基于果核未来的职工结构,我是想管理机构在考虑地块时,能够为此构建一个‘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年轻化科研社区’。”
严东明的眼睛亮了起来,“怎么做?”
吴楚之嘿嘿一笑,“产城融合,打破锦城城市圈层的界限,不要人为的将新兴产业的工业区与城区割裂开来。
比如电子类,本身没有什么污染,没有远离城区的必要。完全可以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锦城的初期规划一直是产城分离,这就实际造成了主城区的空心化。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
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
“职住平衡呢?”严东明继续问着。
“职住平衡就是使就业者居住在离他们工作地更近的地方,其通勤交通也会变得更短,
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即职工的数量与住户的数量大体保持平衡状态,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勤交通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其他的非机动车方式;
即使是使用机动车,出行距离和时间也比较短,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随后吴楚之又继续讲着生态平衡等概念,这些本是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提出后的概念被他超前的提了出来,自然很引人深思。
不同于其他地区,此时的锦城是有这样实施的条件,毕竟自古以来锦城便是一座宜居的花园城市。
现在有机会改变城市的规划,吴楚之是不会放过的。
概念虽然超前了些,但是具备实施的土壤,此时也是实施的时机,毕竟前世天府n街堵车的惨烈情况是让人触目惊心的。
沉思片刻后,严东明笑着说了起来,“小吴,给我指指你想要的地块吧。
你准备的如此充分,我不信你没有心目中理想的地块。
说说,伯伯给你参考参考。”
吴楚之会心一笑,严东明做事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