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99章 这块地没人要?(2 / 5)

加入书签

更有感触。”

    严东明苦笑的点了点头,“这个我明白,十三太保省那边最近就出台了‘鼓励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

    吴楚之笑了起来,“这可谓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十三太保省的地方管理机关之所以大动干戈将服务部门从制造业企业分离出来自立门户,发展服务业只是一方面,更重要、更直接的目的是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

    其中的奥秘在于分税制对中枢和地方税种的设计。

    华国在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改革,重新划分了中枢税和地方税,按照税收收入的归属关系,华国税种分为中枢税、地方税和中枢地方共享税。

    在分税制改革之后,中枢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增值税、企业税和消费税等主体税种,而留给地方的主要是一些征收难度较高的税种。

    属于地方税的税种有营业税、资源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和烟叶税、车船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等税种,均属于小税种,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

    财权上移的同时,事权和支出责任主要落在地方政府,2000年省和省以下各级政府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为73%。

    金融危机之前,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更多的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为了吸引企业到本地投资形成税源,各个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开发区并开出优惠条件。

    而税务系统对于制造业企业征收的是中枢和地方共享的增值税,中枢和地方共享的比例为75%:25%,也就是地方只能获得其中的四分之一。

    十三太保省鼓励企业的服务部门从制造业企业分离设立服务企业之后,因为属于服务业,所以改为缴纳营业税,而营业税是地方独享的地方税种。

    增值税普遍在13%-17%,营业税通常在6%。

    吴楚之明白,此举一出,各地都会跟进,否则企业肯定会往税收洼地流动的。

    没办法,谁家都要过日子。

    其实,这才是前世‘营改增’的导火索。

    “您看,我们简便计算,1000亿的销售,按照17%的增值税税率,是170亿的增值税税收收入。

    但是地方实得部分只有25%,也就是42.5亿。而且政府支出一般依然是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缴纳的还是中枢地方分享的增值税。

    您看是不是完全比不上科研单位工资所产生的有效gdp高?

    毕竟科研单位的工资支出,员工到手后对应的消费基本都是服务业,缴纳的是地方独自享有的营业税。”

    严东明沉默了,他皱起眉头开始审视起过往锦城招商引资的情况。

    吴楚之则惬意的双手抱在脑后,提前几年让锦城的领导们明白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吧。

    前世锦城在这上面吃了不少的暗亏,地给出去不少,但实际地方获得的收益远远还抵不过土地的价值。

    一直到了08年,锦城的管理机构才反应过来,开始以社会贡献来通盘考虑招商引资的问题,所以在2009年锦城的gdp才开始飞速的跃升着。

    10年时间锦城便从全国排名第18跃居到第7,而2021年则可能成为全国第六座“两万亿”俱乐部城市。

    而锦城的管理机构数十年所一直稳控房价的坚持,也将得到巨额的回报。

    毕竟,前面五座“两万亿”俱乐部城市(燕京、华亭、羊城、鹏城、会稽)的房价可没有锦城那么亲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