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6 / 6)

加入书签

抚陈道基来到了后堂,进门就跪行大礼。

    顺天巡抚和顺天府丞中间少了一个顺天府尹,大明的京畿顺天府尹,都是由正二品的六部尚书轮值,而今年正好轮到了王崇古。

    “免礼,这案子,准备怎么判?”朱翊钧直言不讳的问道。

    王一鹗、陈道基互相看了一眼,满脸的为难,天威难测,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

    王崇古也没让他们为难,开口说道:“陛下容禀,这案子,大抵就两种判法,第一种,是父亲王银怕儿子死,答应女方席氏的条件,然后美美满满的大婚。第二种,则是父亲王银不肯认栽,不肯答应,王夏生处斩。”

    朱翊钧吐了口浊气说道:“案子闹到了这一步,王银大抵是不肯,否则也不会从密云县堂吵到顺天府堂来了,所以,次辅说了两个判法,其实就是只有一个判法。”

    “陛下圣明。”王崇古也直言不讳,人家姑娘有了喜脉,大着肚子打官司,就是天然优势。

    “这老爹就这么看着自己儿子死吗?”朱翊钧有些奇怪的问道,父亲王银的反应,多少有些冷漠无情了。

    “这王银呢,还有两个儿子,老大叫王春生,老三叫王秋生,若是王银答应了下来,老大家的媳妇那还不得闹翻了天?老三也要闹腾,毕竟老三也快谈婚论嫁的年纪了。”王崇古回答了陛下的问题。

    王银铁血无情,不是他就这么看着自己儿子死,而是这家里还有老大老三,他只能这么做。

    朱翊钧明白了案子的始末,点头说道:“那就判强淫斩首,送他上路,找个手艺好点的刽子手吧。”

    “陛下,真的这么判的话,咱大明日后,怕是要畏婚怕嫁了。”王崇古站在阁老的立场上,试探性的说道,这要是畏婚怕嫁,大明没了人,不利于社稷,第一生产力是人,没了人,一切皆休。

    皇帝因为修建塞外热河城缺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修建军事堡垒性质的军镇,缺人则大明国内,任何事都不好办。

    “那怎么办?朕总不能摁着王银的头,让王银把家产交出来吧。”朱翊钧看着王崇古询问着王崇古的意见,朱翊钧两手一摊说道:“奸字一张口啊,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