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九百三十九章 你跟皇帝玩脑筋,皇帝对你诛九族(5 / 6)
,陛下的想象力,总是在这方面如此的跃进,他就是有这个担心,陛下就想到了有人胁迫,就想到了安史之乱。
“真没有?”
“真没有。”周良寅指了指自己的补子说道:“陛下,臣现在是三品大员,刑部左侍郎,工党魁首之一,谁敢威胁臣?臣不威胁他们就不错了。”
“说的也是,周爱卿勿虑,朕有办法…等下,容朕缓思。”朱翊钧忽然有些怅然若失,他对着冯保说道:“冯大伴,拿十二件国窖,送到西山陵寝,祭祀文成公。”
王崇古生前十分喜欢喝酒,但凡是行军打仗的文武官,都好这一口,但随着年纪增长,自万历九年起,王崇古就再不喝酒了。
他要保证身体健康,要积累足够多的圣眷,保护自己的身后名,他一直燃烧自己到十七年的腊月三十。
“臣遵旨。”冯保不清楚陛下说得好好的,为何突然提到了王崇古,但他还是领命,让小黄门办事去了。
朱翊钧对着周良寅说道:“这事儿好办,周爱卿,如果有人胆敢逾期一年不交煤款,把欠账的单子给稽税院,稽税院代催。”
“嘶!”周良寅本来还在头疼驰道修通了,煤款是否能够顺利支付,但陛下这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这让周良寅豁然开朗。
这个办法的毒辣,简直是读书人才能想出来的办法!真的是太毒了!
“陛下圣明!”周良寅再拜,这真的是圣天子了,不给煤款一定是没有完税,让稽税院代催,简直是破局妙手,妙不可言。
“朕不过是拾人牙慧,这都是文成公的主意。”朱翊钧示意周良寅免礼。
周良寅眉头稍皱疑惑的问道:“文成公遗策?”
朱翊钧没有保留,把晋商搞得恩情债详细的说了一遍,只不过没有提及这恩情债和捣巢赶马的联系罢了。
王崇古的亡语,不仅仅是提醒恩情债这种办法可以对外,也能够用于对内,提醒皇帝,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调节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
“陛下圣明。”周良寅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思虑再三,不觉得这是王崇古的主意,王崇古就是觉得安南要教训,恩情债这个手段,十分合适。
用相同的手法,利用稽税院调节地区发展不平衡,地方与地方的经济往来矛盾,完全是陛下个人的理解,不是王崇古的本意,根本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朱翊钧和周良寅聊了大约一个时辰,周良寅在官厂营造和官厂经营上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在周良寅看来,屯耕和官厂,看起来天差地别,其实是一回事儿。
在他看来,工农不分家,屯耕是生产,官厂也是生产,殊途同归,他用屯耕经验来营造经营官厂,无往不利。
朱翊钧颇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受益良多。
“臣告退。”周良寅再拜,离开了通和宫御书房,前往吏部勘验火牌印绶,到刑部走马上任去了。
如果关心邸报,心思稍微敏锐的人,就会发现,自万历九年后,张居正在刻意的降低自己的影响力,其身份已经从万历维新的主导者,变成了一个辅佐纠错的身份。
万历维新的主导者变成了陛下,代表着大明权威人物只剩下陛下一人。
万历九年之后,张居正推出了两个新政,一条鞭法和吏举法,一条鞭法只在松江府施行,其他地方紧急喊停,而吏举法是万历十五年才开始推行。
这自然是因为张居正归政,权力收缩导致的结果,但更是张居正自己有意为之。
这些年,张居正一直在捣鼓他那套连皇帝都不是特别认可的恩情叙事,这看起来有些笨拙,和过去那个张元辅、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