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百三十五章 无中生有,凭空造牌(3 / 6)

加入书签

  当然也有意外,比如背叛,如果大明直接把朝鲜给卖了,卖给倭国,朝鲜人哭爹喊娘,倭国怕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是有可能发生的,毕竟赵南星之流,觉得大明入朝作战,是穷兵黩武,是妄兴刀兵、置天下危亡之际。

    比如司马光主张以土地换和平,用余生最后的时光,将王安石在熙河开边的土地全都交还给了西夏,西夏本来岌岌可危的局势,立刻就稳定了下来。

    开疆拓土要军事胜利,这看起来是一句类似于消防栓里要有水这种正确的废话。

    但西夏人就在军事失败下,获得了极其重要的四个要地,米脂寨,控制无定河流域;葭芦寨,黄河西岸重要渡口,拱卫河东防线;浮图寨,控扼大理河通道;安疆寨,环庆路防区核心营堡;

    西夏从垂死边缘,直接还魂了。

    所以朱翊钧对赵南星之流,十分的警惕,甚至连进士的功名,都要专门划掉他们的名字,防止他们获得权力,这帮贱儒没什么做事的本事,坏事是轻而易举。

    对于贱儒的态度,朱翊钧向来是能杀就杀,实在是没有借口去杀,发现一个也要流放一个,最好永不回朝。

    “大鸿胪,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李诚立看完了谈判的条件,觉得高启愚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了,而是在空手套白狼了。

    高启愚无中生有,凭空造牌,要求丰臣秀吉前往大明京师朝见陛下,而后才能获得来自大明的册封。

    理由非常充分,大明被织田信长给骗了,册封了他为倭国国王,等他站稳脚跟后,立刻谋大逆入寇朝鲜。

    如果丰臣秀吉想要获得大明朝廷的册封,就亲自前往大明京师朝见,否则大明册封了丰臣秀吉,这丰臣秀吉再次入寇朝鲜,大明如何应对?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丰臣秀吉去了大明京师,只会死无葬身之地,陛下从来不爱惜自己的名声,更不在意倭人的死活。

    丰臣秀吉不能去,就得付出代价。

    高启愚发动了无中生有,摸出了一张虚空牌,让丰臣秀吉疲于应对。

    “过分吗?”高启愚摇头说道:“我没把他们家的倭王迁到大明,在路上让倭王沉海,已经是非常含蓄了,过分?哪里过分。”

    高启愚的话让李诚立有些惊讶,随后就释然了,这高启愚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如此狠毒,理所当然。

    高启愚说的倭王,其实是倭国的天皇,也叫山城君。

    大明在建立长崎总督府之前,对倭国的体制和天皇的作用,认知为零,以为倭国的天皇,是山城国的国君,大明册封的室町幕府将军就是倭国最高统治者。

    但长崎总督府建立,经过了极为深入的了解后,才理清楚了山城君、倭王、天皇,居然是一个人,这天皇才是倭国最高统治者。

    在侧卧之榻,居然有个僭越称皇的家伙!

    自从知道倭王、山城君在倭国以天皇自居之后,大明士大夫们人人如鲠在喉。

    礼部查典,才发现最少从隋朝时候,倭王就已经开始自称为皇了,比如隋炀帝时,就有倭国使者小野妹子(男,汉名苏因高),在国书里偷偷写了一句‘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把倭王天皇迁到大明去,然后让倭王天皇一家沉海,这是高启愚之前的谋划,但考虑到执行的困难程度,他打算看情况再说。

    高启愚看着窗外的京都,眉头紧蹙的说道:“倭国现在的局面很差,朝鲜丧师八万众,国内人口流失、土地抛荒、贫富差距变得愈加极端、极乐教肆虐。”

    “倭国一方面处于纸醉金迷的繁华之中,这些港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