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百九十四章 读书如同越关山,一步一台阶(2 / 7)

加入书签

p;   “之后大明就再也没发过国债了,朕实在是不愿听王司徒整天到通和宫里唠叨了,户部之前一直非常的保守,朕的意思是,朝廷可以适当的负债,只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过分的保守,只会丧失财经调控的灵活性。”

    “可是王司徒、张司徒,二位当初骂的很难听!”

    “王司徒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昔桀纣琼台瑶池,不过竭天下膏血;今若债务横流,实乃剜黎庶心肝!”

    “朕发个国债为绥远驰道应急,被王司徒比作了桀纣,咦!”朱翊钧听闻张学颜说起这个,立刻就来了精神。

    大明皇帝打出了一记回旋镖。

    万历九年王国光坚决反对绥远驰道特别国债的话,原样不动的命中了张学颜的眉心,当初张学颜也是在奏疏上签过字的!

    张居正有点幸灾乐祸的看了眼张学颜,他回旋镖吃的多了,有点无所谓,可是张学颜脸上写满了尴尬二字。

    超发宝钞,是朝廷的负债,毕竟每一贯宝钞,都是要朝廷写好欠条,由皇帝买入债务,才会发钞。

    这本身是君臣双向钳制,防止宝钞脱离皇权的掌控,所以黄金放在通和宫金库;防止大明皇帝跟费利佩二世一样滥发宝钞,所以必须要有朝廷的债务,宝钞才能发行。

    朱翊钧一直强调,可以超发,不要滥发;可以负债,不要超额;但户部不听,今天,张学颜终于狠狠地吃到了回旋镖。

    “臣惭愧。”张学颜一脸尴尬,这张居正教出来的徒弟,果然和张居正一样,睚眦必报,这么久的事儿,陛下记得一清二楚。

    朱翊钧立刻说道:“惭愧就完了?朕发国债就是桀纣,那大司徒要超发宝钞是什么?秦桧吗?”

    当初王国光说的很难听,他还说,斧钺加身,犹生之年;执意孤行,恐见宗庙震动,神器危殆。

    皇帝生气,他王国光也要说,哪怕是杀了他王国光,他的话还在人间,皇帝若是一意孤行,非要再发行国债,那恐怕就是宗庙震动,危及江山社稷的恶政。

    当时,王国光讲的没错。

    因为万历九年,万历维新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新势未成,旧势联袂,一直到万历十五年,新政的硕果累累,才度过了最危险的那段时间。

    在那个时候,发国债,确实非常的危险,也就是绥远新辟,不得已而为之。

    “臣惶恐。”张学颜其实很清楚,陛下没有追究的意思,王国光是老迈,不是死了,陛下要真的追究,大可以把王国光砍了,反正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

    陛下就是在报复,报复当年被责问的窘迫。

    “哈哈哈!”朱翊钧看着张学颜一脸吃瘪的样子,终于露出了笑容说道:“适才不过是玩笑话罢了,那时候万历维新浩浩荡荡,却没有开花结果,大司徒是为了朕好,朕不是好赖不分的人。”

    “其实不必超发,按旧制发钞就是。”

    “今年入内帑黄金为一百八十万两,足够发九百万贯钞了,去年发了六百万贯,今年发九百万贯,增发了三百万贯,够用了。”

    泰西流入减少了四百万银,增发三百万贯补充流动性,倭国的白银、吕宋的铜,也是补充,不会爆发流动性危机。

    张学颜眉头一皱,十分疑惑的问道:“这为何会多出六十万两黄金来?”

    朱翊钧解释道:“金池总督府今年送回朝廷一百二十万两黄金,再加上燕兴楼收储、金山城补充,甚至会多出来一些,多出来的就算是冗余了。”

    “从燕兴楼里多出来的?也就是陛下把内帑的白银换成了黄金?”张学颜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