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无 畏(2 / 3)

加入书签

担一切后果,我会为你争取这最后的机会。”

他没有再问她是否确定,而是直接拨通了医院药品管理科的电话,低声交代了几句。

……

窗外风声低吟。

“这个方案是詹博士提出的。”

张离韬语气沉稳,却掩不住一丝沉重,“属于适应症用药,风险极高,但目前来看,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希雅怔住了,眉头微蹙:“你是说……要用一个还没通过临床试验、甚至没有正式批准的药物?”

张离韬点头,目光坚定:“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

但她有理论依据,也有研究数据支持。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选择。”

这时,詹秋然走了过来。

她穿着白大褂,面容清秀,神情平静中带着一丝克制的紧张。

她站在两人面前,声音不响,却格外清晰:

“裴太太,我必须跟您坦白一件事。”

她顿了顿,像是在斟酌措辞,“我们所用的这支药物,并不是常规治疗手段。

它是我们团队在过去几年中研的一种实验性线粒体修复剂。”

希雅微微皱眉,但没有打断。

“这个方向的研究,在国际上是有争议的。”

詹秋然继续说,“因为它涉及对细胞能量核心——线粒体dna的干预,这种干预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希雅:

“我们在动物模型中取得过成功,也曾在一个晚期癌症患者身上看到奇迹般的恢复。

但我们最终终止了这项临床试验。”

“为什么?”

希雅问,声音有些颤。

詹秋然轻轻叹了口气:“那位患者在术后三个月突多器官衰竭,死因无法用现有医学解释。

尸检报告显示,他的某些组织出现了异常的再生反应。”

她顿了顿,语气放缓:

“换句话说,我们救活了他的细胞,却依然没能成功拯救他的生命。”

希雅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所以……你们停掉了?”

“是的。”

詹秋然点头,“伦理委员会要求我们暂停所有相关研究,直到有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我们做了更多努力,构建了新的模型,优化了剂量和靶向机制,也收集了大量数据……可这些成果始终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她望向病房里安静躺着的裴语迟,眼神复杂:

“如果这次他能完全康复,而且没有出现不可控的副作用……那我们就有了真正的临床证据。”

她转回头,直视希雅的眼睛: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可以重启这项研究,还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像他一样的病人获得生的机会。”

希雅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你是说……你是在拿他做实验?”

詹秋然没有回避她的目光:

“我不是在拿他做实验,而是在用我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尝试救一个即将失去生命的人。”

她语气诚恳,带着一丝近乎虔诚的自责: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冒险。

但如果我不这么做,他或许很快……。”

希雅低头看着自己的手,片刻后,她抬起头,声音很轻:

“你会确保他不会出事吗?”

詹秋然没有立刻回答。

她知道自己即将说出口的话意味着什么。

医学告诉她:不能承诺不确定的结果。

伦理告诉她:不该为一个病人打破原则。

理智告诉她:你正在越界。

可心底某个地方,却悄悄响起另一个声音:如果连你都不愿为他冒险,那还有谁会?

她闭了闭眼,睫毛在脸颊投下一小片阴影。

她直视希雅的眼睛,嘴角甚至浮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那不是得意,也不是安慰,更像是一个早已看透结局的人,对命运做出的最后回应。

“我会。”

她说得极慢,每一个字都像经过深思熟虑,“我会确保他不出事。”

这句话本身就不符合医学逻辑,但她没给希雅质疑的机会。

那一瞬,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属于医生的情绪——是羡慕,也是嫉妒;是压抑多年的渴望,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念。

她推开门,走进病房,留下身后怔忡未定的希雅。

走廊恢复寂静,只有月光依旧照着那块冷清的地板。

希雅没说话。

忽然觉得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博士,眼神里藏着些什么——那种情绪不是单纯的欣赏,也不是医者对患者的关怀,而是一种更深的、几乎被她自己都藏起来的柔软。

裴仲元站在窗边,沉默良久。

他穿着一件旧灰西装,银边眼镜后是布满疲惫却依旧清明的眼睛。

希雅缓缓走向病房。

怀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