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釜底抽薪(3 / 3)

加入书签

,后来他退下去后,沈家二代开枝散叶,但是沈锡明却没有让沈家二代从政,而是转入商界。

沈家二代,不少人经商极其成功,目前天水市排名前十的民营企业,至少有三家是沈家的直系和旁系创办的。

也正因此,沈家的势力十分雄厚。

到了沈柳青这一代,沈家似乎又有重入政坛的意向,沈柳青年近三十岁,便已经是正科实职,崭露头角,还有不少沈家的三代,都在政府部门任职。

刘浪从中能看到一个老人对于家族的展,充满了政治智慧。

从改开后,淡出政坛,进入商界,吃尽时代红利,到现在打了个回马枪,借助沈家潜在的影响力和大量的资金,又开始培育三代子孙在官场的展。

沈锡明的精明可见一斑。

所以刘浪说久仰,倒不是客气话,而是真的对这个老人佩服。

沈锡明将刘浪拉到身边落座:“和小友神交已久,今天一定要好好叙叙。”

沈柳青又介绍了桌上的其他人,给刘浪认识。

都是沈家的核心人物,有永洋集团董事长沈永洋,天鹏集团董事长沈鹏,益康生物集团的董事长马云杰。

沈永洋和沈鹏一个是沈柳青大伯,一个是他小叔,马云杰是他姑父。

除此外,还有天水市副市长兼国资委主任毛平。

交管局常务副局长何建新。

三埠镇镇委书记李大河。

刘浪和他们一一握手。

除了李大河外,这些人,毫无疑问是沈家这条大船上的,李大河年纪大了,沈柳青调到三埠镇来,明显就是将来接他的位置。

而作为一个偏远乡镇的书记,李大河肯定是没什么想法也没能力和沈家斗。

所以靠上沈家这条船,才是他最优选择。

众人分宾主落座。

大家聚到一起,当然是为了刚刚从省委批复下来的关于两地联合建设汽车小镇的规划,这次天水市推动建设康埠大桥。

沈家是出了大力的,连久不漏面的沈家老太爷沈锡明都出来站台。

可见沈家这这次合作的重视程度。

双方就建设桥梁,合作展,规划进行了深度的意见交换,其中永洋集团就是做大型建筑工程起家,现在也是省内建筑行业排名前五的存在。

这次建造康埠大桥,永洋集团将会承建,并且承担大部分建设资金。

这也是沈家为了推动市政府加快通过建桥提出的方案。

要不然天水市政府也没这么爽快承担80的建设费用,永洋愿意出大头,他们当然乐意做个顺水人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