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改良土壤(2 / 3)

加入书签

做大做强。”

王林迟疑了一下,说道:“金总打算多少?”

金国海道:“我个人,对生物医药,大健康,农林环保等产业,非常感兴趣,我认为相比我目前在做的电池产业。

这些才是关乎社会责任,未来可持续展的行业。

我投资你们公司,不是说想赚多少钱,而是我愿意在这方面投入,为环保事业做一份贡献。

我投入一个亿给你做研推广,至于股份,我们具体再讨论如何?”

王林吓了一大跳。

“一个亿啊,这,这会不会太多了。”

刘浪说道:“小姨夫,既然要做,就不能小打小闹,农业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工业科技如何达,农业都是国之根本。

有钱,你才能吸收更多更专业,更高端的人才。

才能和高校搞合作,做研。

其实我也有兴趣在这方面做投入,不过建投现在缺钱,不过我可以介绍一个投资人给你,不会有金总那么财大气粗,只能锦上添花。”

从田里出来,刘浪打电话给巫溪。

让她开车赶到天水来。

参观了绿盛的试验田。

上次买炼钢线,因为温台尔家族的酬谢,富溪投资省下了2400万美金,刘浪把主意打到剩下这些钱上。

拉着巫溪讨论。

巫溪拍着脑门道:“我手里好不容易有点老本,你是不挖空心不死啊,现在做农业回报周期是最慢的,你准备扔进去几年回本。”

刘浪道:“从投资的角度看,确实不算是很好的项目,有很多来钱更快的项目,但是我认为未来,投资生态环保,大健康产业是趋势。

当工业展到饱和后。

食品安全,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会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投资绿盛,是投资未来。

而且我也不用你拿出2400万,之前你不是说其中1200万美金是我的吗?你拿出一千万美金投资总可以吧。

亏了算我的。”

巫溪嘁了一声:“你以为我有你那么小气,金国海投一个亿,我们富溪也投一个亿。”

巫溪,金国海,王林,刘浪坐到一起。

对绿盛的投资进行磋商。

最终,定下了投资方案,金国海和巫溪各自投资一个亿,每人占30的股份,王林占30的股份,剩下的10股份,将用于未来的公司科研人才的股权激励,这也是公司为了吸取高科技人才的预留方案。

除此外,金国海在沙田乡的改造土壤项目,会和绿盛合作。

这样绿盛前期就能有可持续的资金流,不断展。

合同签完后。

刘浪搭着王林的肩膀,笑道:“小姨夫,你现在也是身家过亿的大富翁了。”

王林感觉做梦一样。

按现在股权价值计算,他手里百分之三十的股权就价值一个亿。

一年前,他房子抵押,和妻子寄居在丈母娘家,大过年被大嫂赶出门的惨境还历历在目,一年的翻天覆地变化。

让他抓着刘浪的手,有些哽咽:“小浪,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刘浪道:“何况金总和巫总,都是商业精英,我还没这么大脸面让他们随便扔出两个亿来,他们投资你,肯定是你的项目有价值,你的研究方面是对的。”

从小姨夫的公司回来。

刘浪返回管委会。

刚一到管委会门口,就看到管委会的大门被一大批群众堵住了,还有人打出了白色的横幅,上面有刺眼的红笔,写着“反对强拆!”

的字眼。

刘浪眼尖,没有开进去,停在大门对面,看到门口张辉,胡一龙等开区领导,拿着喇叭正对着堵住门口的群众喊话,但是下面的群众十分激动,挥舞着手里的横幅,根本听不清张辉他们在说什么。

刘浪皱着眉头。

在车上等了十多分钟,看到开区派出所的警车也来了。

警车上下来四个警察。

和百来号号堵住管委会大门的群众相比,根本捉襟见肘,那些警察也不敢强行驱散人群,就在那里交涉。

眼看堵住的人越来越多。

刘浪坐不住了。

一旦形成冲击,对整个开区的影响很恶劣,而且横幅上还是强拆的字眼,现在网络这么达,最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拱火引导。

他从车上下来,往里面走。

刚进大门就被人认出来了。

人群里有人高喊:“就是他,他就是开区的书记刘浪,就是他搞的汽车项目,要强拆我们的房子,大家找他,找他!”

人群轰然而上,一下子就把刘浪围住了。

有人伸手就来抓刘浪的衣领,大吼:“你这个贪官,强拆我们的房子,想干什么,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你这种贪官污吏,还想搞强拆,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就是,贪官,看你年纪轻轻,就能当书记了,不知道是怎么爬上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