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车企的思路(2 / 3)

加入书签

,等你们谈好我们再好好聊聊。”

刘浪心里也惦记着融资计划。

吃饱喝足,大家从滴水山庄出来,便直奔钢厂,在钢厂考察盘桓了一个下午。

然后又召集了钢厂高层开会,加班到深夜。

终于初步拟定了一个方案。

结合钢厂现有的财务状况。

钢厂现有的资产,地皮,折算两个亿,开区建投占60股份,由太平投资基金投资一个亿,占30股份,同时由员工自筹三千万,占10的比例。

成立武康钢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董事会。

港安集团会派一个董事会成员过来,监督财务状况,资金流向,但是不干涉钢厂的运营。

同时港安承诺。

会通过港安在内地的太平银行,以债权抵押的方式,提供不下于两个亿的贷款。

这将大大增强公司的现金流,缓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同时也为接下来公司的展提供充沛的资金。

有了这个附加条款。

钢厂现在被各大银行抽贷的风险,就彻底消除了。

而对于周东阳等钢厂高层而言,虽然三千万不少,但是即便以目前钢厂的估值,10的股权也不会低于3500万。

更别说,钢厂在明年能达成十亿产值目标的话,手头的股权价值起码翻三倍以上。

这个条件也是他们欣然接受的。

钢厂子弟虽然穷一点,但是港安还答应钢厂的高层可以用债权抵押方式,从太平银行借贷出钱来投入新成立合资公司。

所以就算砸锅卖铁,周东阳等人也想尽量多凑钱出来投进去。

(两章合一)

从钢厂出来,夜已经深了。

巫溪他们业务繁忙,又习惯了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都拒绝了白筱蝶留他们夜宿武康的好意,赶着回省城。

说白了,如果不是刘浪的身份特殊。

是方平的恩人。

巫溪他们也不会为了区区一个亿投资,这么兴师动众。

不过送巫溪他们上车的时候。

冯兆辉却没有离开,而是走到刘浪身边,拍了拍刘浪的肩膀:“小刘书记,等会咱们找个地方秉烛夜谈,没有关系吧。”

刘浪连忙道:“是我的荣幸,冯教授。”

冯兆辉这次只是作为顾问过来,所以不和她们一起走,巫溪也不奇怪,不过又好奇冯兆辉在集团地位清贵,是智囊团成员。

怎么会专程来找刘浪。

等巫溪他们离开后,刘浪和白筱蝶告别,带着冯兆辉来到县城的一家茶楼。

虽然时间已经不早了,但是两人都是习惯熬夜的人,精神十足。

点了壶武康当地的春雨茶。

冯兆辉和刘浪聊起新能源的产业大势,这方面刘浪研究很深,话匣子打开,两人纵论到了凌晨。

双方的观点碰撞,产生了不少火花,说到后来,两人都提到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展的趋势。

虽然目前房地产行业在国家棚改大计下,井喷式展,但是这种展,明显是涸泽而渔,不可能持续。

世界上没有哪个达国家是靠着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

事实上,人均gdp越高,越达的国家,房地产在gdp中占比就越低。

这一点,不止是普通人能看到。

相信龙国的高层也肯定清楚。

“方家是从民国时期家的,传承了近百年的家族,现在家族内也有许多老人,做事情就偏传统。

方家在内地投资众多。

但大多是是房地产,传统行业。

方董有心让方家转型,在新能源产业上布局,在七八年前就买了比迪不少股票,成为比迪的大股东之一。

我在港大研究的就是新能源行业,从米国特某拉创立以来,一直在研究这个行业,但是特某拉亏了十年。

虽然现在股价高昂,已经过了丰田,但是销量连丰田十分之一都不足。

这也是他在家族最大的障碍。

上次他说到小友你对新能源行业的预判,和我不谋而合,甚至很多方面比我判断更清晰,这次过来和小友畅谈一番,倒是坚定了我的判断。

那就是创办一家类似特斯拉的新能源车企,虽然投资比迪,也是布局新能源行业,但毕竟比迪是从传统车企转型过来,就算以后展起来,也是类似于另一家丰田。

而我们想创办一家类似于特斯拉的新势力车企,目前,内陆已经有好几家了。

不过目前仍然在起步阶段。

如果我们这时候成立,依托方家的庞大资源,小友觉得成功可能性打吗?”

说完,冯兆辉目光灼灼的盯着刘浪。

刘浪十分吃惊:“创办一家新势力车企,这恐怕需要数百亿资金的投入,特某拉亏损了上百亿美金,现在还没有盈利,冯教授,你让我来预判,太看得起我了。”

冯兆辉道:“无妨,小友,咱们就是聊天,畅所欲言嘛。”

刘浪沉吟了很久,才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