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份情,我记下了(2 / 3)

加入书签

绪似乎更深了。

    隔天,一家三口换上了压箱底的最好衣裳,去了镇上的照相馆。

    还没进门,就听见一个惊喜的大嗓门。

    “王哥!真是你!你们也来照相?”

    正是黄有武,他身边还站着一对穿着干净体面的中年夫妇。

    黄有武一把拉过王全胜,兴奋地冲他爹妈介绍。

    “爹!妈!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王全胜,王哥!这次要不是他提点我,我政审都得抓瞎!”

    黄家父母立刻热情地握住王老汉的手,满口都是感谢。

    “谁先拍?”

    “你们先!你们先!”

    一番推让后,黄有武一家先进了去。

    照相师傅是个戴眼镜的文化人,慢条斯理地摆弄着那台大家伙。

    “相片洗出来最早也得后天。你们要是急着走,留个地址,我给你们寄到县武装部去。”

    “行行行!麻烦师傅了!”黄有武连连点头。

    黄家出手阔绰,一口气拍了四张不同背景的,一张全家福,爹妈各一张,黄有武自己再来一张单人照。

    拍完照,黄家父母又拉着儿子去了供销社,崭新的搪瓷脸盆,雪白的新毛巾,蛤蜊油,买了一大堆。

    王老汉站在一旁,看着人家大包小包,再看看自己儿子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布衫。

    捏着口袋里那五块钱的手,不由得攥得更紧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羞愧和心酸涌上心头,他觉得亏欠了儿子。

    王全胜敏锐地察觉到了父亲的情绪,他走过去,低声开口。

    “爹,别想那么多。咱们家底子薄,但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等我从部队回来,保证让您和妈都过上好日子。”

    黄有武买完东西出来,热情地发出邀请。

    “王哥,去我们家坐坐呗!我妈今天炖了鸡!”

    王全胜笑着摆了摆手。

    “不了,我爹妈还得赶集买点东西,改天吧。”

    黄有武脸上闪过一丝遗憾,但也没强求。

    “那行,咱们部队见!”

    接下来的几天,王家那破旧的院门,门槛几乎要被踏平了。

    送鸡蛋的,提挂面的,扛着一小袋红薯干的……

    七大姑八大姨,沾亲带故的乡亲们络绎不绝,那热闹劲儿,比过年还胜三分。

    十一月二十九号,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

    刘淑英将一个打着补丁的军绿色帆布包递给儿子,眼圈红得像兔子。

    王老汉则一言不发,只是将一卷毛票和粮票死死塞进王全胜的内兜。

    王全胜背上行囊,那重量压在肩上,也压在心上。

    他回过头,最后看了一眼生养自己的这片贫瘠土地,看了一眼鬓角已添风霜的父母。

    他没有多言,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迈开大步,朝着村口的方向走去。

    那军绿色的帆布包沉甸甸的,坠着王全胜的胳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