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他日若能飞黄腾达,必将百倍奉还(2 / 3)

加入书签

    “到了部队,要跟领导处好关系,要肯吃苦,知道吗?咱家能不能抬头做人,就全看你了,一定要争气!”

    “姐,你放心。”

    王全胜重重地点头,反手给王有弟碗里夹了一大块腊肉。

    “你也多吃点,看你瘦的。”

    一晚上的工夫,王全胜要去当兵的消息飞遍了整个石水沟。

    第二天上工,但凡沾亲带故的,见了王全胜都要拉着问上半天,言语间全是羡慕。

    到了晚上,家里更是热闹。

    叔伯兄弟,婶子大娘,拎着一把挂面,半瓶烧酒,或是几个自家攒下的鸡蛋,络绎不绝地找上门来。

    长辈们围着他,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

    “全胜啊,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你可得把身体调理好,争取选上!”

    人走后,王全胜找出个小学生用的作业本,借着昏暗的油灯,一笔一划地记着。

    “三大爷家,鸡蛋十个。”

    “四叔家,挂面两斤。”

    “堂哥王全军,自家酿的谷酒半瓶。”

    ……

    他将今晚所有上门送礼的亲戚,送了什么,都清清楚楚地登记成了一本花名册。

    人情债,最是难还,也最是金贵。

    上辈子他浑浑噩噩,欠了太多人情没能还上。

    这辈子,他只记恩,不记仇,这些雪中送炭的情谊,他日若能飞黄腾达,必将百倍奉还!

    转眼就到了去县里体检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刘淑英就起来给儿子烙了两个焦黄的葱油饼,又煮了几个鸡蛋,用布细细包好,塞进他的帆布挎包里。

    王全胜背上简单的行囊,在父母和姐姐一家殷切的目光中,大步走出了院门。

    山路蜿蜒,走出很远,当他翻过一道山梁,下意识地回头望去时,心头猛地一颤。

    晨雾朦胧中,一道瘦小的身影,还孤零零地立在村口那根歪斜的电线杆旁,一动不动,正是他的母亲。

    王全胜鼻子一酸,再不敢看,只是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到了公社大院的集合地,已经聚集了不少和他一样要去体检的年轻人。

    院子中央,停着一辆刷着绿色油漆的解放牌大卡车,车头顶上那颗红色的五角星,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人到齐后,带队的干部拿着名册点了名,便大手一挥。

    “上车!”

    几十个半大小子争先恐后地往卡车车厢上爬,王全胜被人流裹挟着,挤得几乎喘不过气。

    车厢里没有任何座位,大家只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人挨着人,脸贴着背地站着。

    可没有一个人觉得苦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憧憬。

    “哎,你们说,当了兵一个月能有多少津贴啊?”

    “津贴算个啥!要是能提干,就能把户口迁到城里去了!”

    “要是分到海军,那军装可真带劲!回去探亲,得把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迷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