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37(2 / 2)
泪鼻涕挂满了衣裳。
再看看妻子,愁容一扫而光,
我高兴得把诗书都卷了起来,放声歌唱。
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欢畅,
一路春光明媚,一起返回家乡。
沿长江向东经四川穿过巫峡,出峡东下直奔襄阳,
再经陆路向北,就回到了久别的(东京)洛阳。
注释:
1、本篇768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作于梓州。
据》旧唐书?史思明传》762年(宝应元年)十月,仆固怀恩等屡破史朝义军,次年正月,史军兵变,擒史降唐。
至此,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
即将结束。
杜甫在流离中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欢喜欲狂,写下了这跌宕流走的七律。
“河南河北”
,指今洛阳一带及河北省北部。
2、剑外:代指蜀中。
蓟北:在今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3、却看(kan刊音):犹言“再看”
,“还看”
。
不作回顾视讲,“却”
字与下句“漫”
字对。
愁何在:言愁已无影无踪。
4、漫卷诗书:胡乱地卷起书本,作归乡之计。
5、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
6、青春:春天。
青春作伴:言一路春光明媚,可助行色。
7、“即从”
两句预拟“还乡”
路线:出峡东下,抵襄阳(今湖北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故家进。
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无限的欣喜。
长江在川鄂一带多峡谷,巴峡:泛指在四川境内的一段。
巫峡: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东。
向洛阳:句末原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
hai
↑返回顶部↑